剖腹产大出血的输血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出血量、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失血速度。以下是关于剖腹产大出血输血量的详细信息。
剖腹产大出血的输血标准
出血量的定义
- 阴道分娩:出血量超过500毫升被定义为产后大出血。
- 剖宫产: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被定义为产后大出血。
输血指征
- 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0%时,建议输注红细胞。
- 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40%时,建议输注血浆。
- 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80%时,建议输注血小板。
输血量和成分的选择
输血量的估算
- 体重60公斤的产妇:血容量约为4200-4800毫升,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约1500毫升,主要用于供应子宫。
- 出血量达到血容量的20%时,约需输注500-1000毫升红细胞。
- 出血量达到血容量的40%时,约需输注1000-2000毫升血浆。
血液成分的选择
- 红细胞:优先选择去白细胞制剂,以减少免疫反应。
- 新鲜冰冻血浆: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特别是纤维蛋白原。
- 血小板:用于纠正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
- 冷沉淀:用于补充纤维蛋白原,特别是在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下。
输血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输血反应
- 血型不匹配:可能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需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 输血相关感染:如艾滋病、乙肝等,需使用无菌操作和严格的无菌管理。
特殊情况的处理
- 大量输血:如输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几倍,需特别注意输血速度和量,防止肺水肿和循环超负荷。
- 自体输血:在特定情况下,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可以考虑回收式自体输血,以节约用血并减少输血相关风险。
替代方案和最新研究
替代方案
- 氯化钙:最近的研究表明,静脉输注氯化钙可以减少剖宫产时的失血量,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 重组凝血因子VIIa:在欧洲专家共识中,推荐在严重产后出血时使用重组凝血因子VIIa作为“最后手段”。
最新研究
- 大量输血方案:最新的研究建议在急性失血时,根据出血量和止血情况综合考虑输血指征,特别是Hb水平低于70g/L时。
- 自体输血:自体输血在预期出血量较大或存在出血危险因素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
剖腹产大出血的输血量和成分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遵循“二十、四十、八十原则”,即失血量达到血容量的20%、40%、80%时分别输注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输血过程中需注意输血反应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并积极探索替代方案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输血相关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