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件,监理费的计算方法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计算公式
监理费计算公式为: $$ \text{监理费} = \text{工程造价} \times (1 \pm \text{浮动幅度值}) $$
其中:
-
工程造价 :按合同约定的预算价或结算价计算,通常包括建安费、设备购置费、联合试运转费等;
-
浮动幅度值 :由建设单位和监理机构协商确定,通常为上下浮动20%。
二、计费基数确定
-
分档计费
根据工程造价分段,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基准价。例如:
-
500万元≤A≤1000万元:基准价=16.5+(A-500)×0.0272;
-
1000万元≤A≤3000万元:基准价=30.1+(A-1000)×0.024;
-
3000万元≤A≤5000万元:基准价=78.1万元。
-
-
协商确定
对于超过5000万元或特殊工程,基准价可通过协商确定,但需符合市场合理价格范围。
三、调整系数
-
专业调整系数 :根据工程所属专业领域确定(如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等);
-
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 :针对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等因素调整;
-
高程调整系数 :适用于高程变化较大的工程(如高原、深基坑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支付方式
监理费通常在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具体支付节点需在合同中明确;
-
附加工作酬金
对于超出合同约定范围的额外工作,可协商确定附加酬金;
-
浮动幅度协商
若双方对浮动幅度有争议,可参考市场行情或行业惯例协商解决。
示例计算
假设某工程概算投资额为1.65亿元:
-
确定计费基数(1.65亿元);
-
查找对应区间的基准价(如3000-5000万元区间,基准价78.1万元);
-
乘以专业调整系数(如1.1)和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如1.05);
-
计算浮动后的监理费(如78.1×1.1×1.05×1.12=103.9万元)。
以上方法综合了固定比例计费与分档计费两种模式,具体应用时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