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与步骤
一、实验原理
-
溶解性差异
- DNA在 2 mol/L NaCl溶液 中溶解度较高,但 不溶于酒精。
- 在 0.14 mol/L NaCl溶液 中,DNA溶解度最低,可析出沉淀;而部分蛋白质仍保持溶解状态。
-
分离与纯化
- 利用 酒精(体积分数95%) 去除可溶性蛋白质(如蛋白酶、脂质等),因DNA不溶于酒精。
- 通过调节NaCl浓度,选择性溶解或析出DNA。
-
鉴定方法
- DNA与 二苯胺试剂 在沸水浴(约100℃)下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
二、实验步骤
(一)材料准备
- 优先选择 DNA含量高 的材料(如鸡血细胞、洋葱)。
- 若使用鸡血,需提前与 抗凝剂(柠檬酸钠) 混合,离心后取细胞悬液。
(二)细胞破碎与DNA释放
- 加入等体积蒸馏水,沿同一方向快速搅拌,使细胞吸水涨破,释放核物质。
- 用 纱布过滤 去除细胞碎片,保留含DNA的滤液。
(三)DNA溶解与杂质去除
- 向滤液中加入 2 mol/L NaCl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
- 离心或静置后取上清液,去除沉淀的蛋白质。
(四)DNA析出与纯化
- 改变盐浓度析出:缓慢加入蒸馏水,使NaCl浓度降至 0.14 mol/L,DNA形成白色絮状沉淀。
- 酒精纯化:加入预冷的 95%酒精,轻缓搅拌使DNA析出成丝状物,离心后保留沉淀。
(五)DNA再溶解与鉴定
- 将沉淀溶于 2 mol/L NaCl溶液 备用。
- 二苯胺鉴定:
-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DNA溶液和空白对照(仅NaCl溶液)。
- 加入 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5分钟,含DNA的试管显蓝色。
注意事项
- 使用 纱布过滤 而非滤纸,避免DNA吸附损失。
- 操作酒精和搅拌时需轻缓,防止DNA断裂。
- 二苯胺试剂需现用现配,沸水浴时间需充足。
以上流程综合了 鸡血细胞 和 洋葱 两种常见材料的处理方法,可根据实际实验条件调整具体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