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的祖先来源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先秦时期:
- 生活在江西的居民和广东一样是百越诸族,而汉人是从北方迁过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秦统一时后置九江郡。秦始皇征服岭南后留下50万大军驻守,又从北方移民50万开发岭南,其中就有一部分人分配给了现在的江西。这是江西历史上第一次汉人大规模的迁入。
-
汉朝时期:
-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在江西设置了豫章郡,修建了江西省会南昌。为发展南昌地区,又有一批汉人迁入江西地区。汉武帝的孙子汉废帝刘贺遭霍光废黜后被贬到了江西做海昏侯,刘贺的后人从此以后就在江西繁衍生息。
-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阀割据导致北方战乱连绵,“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北方汉人开始南下跑到江西来躲避战乱。
-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
- 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以及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难后,中原地区汉人大规模的南渡,这三个时期有大量汉族人口涌入江西。由于南宋的行在(临时都城)在杭州,发展中心在江浙一带,离江西很近,这也带动了江西的发展。
-
明朝时期:
- 政府为了帮助人口较少的周边省份发展经济,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江西人口开始大量地向外输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湖、两广、四川等省份很多人的祖先都来自江西。江西鄱阳的瓦屑坝是明朝移民的集散中心,移民统一安排在这里聚集,然后再输送到各自要去的省份。
-
清朝时期:
- 清初垦荒运动中,大量外地移民涌入江西,特别是以前开发程度不高的山区如赣南、赣西北和赣东北地区,移民数量较多。解放战争时期,很多“南下干部”和军人在江西安置转业,成为新一代移民;新中国成立后,江西也接收了许多来自湖南、浙江、安徽的移民(包括因建水库安置的移民)。
江西人的祖先主要来自古代的北方汉人南迁、本地百越族与汉人融合以及后来不同时期的移民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江西人的多元祖先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