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审核主要围绕用人单位的缴费行为及参保人员资格展开,具体审核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用人单位缴费合规性审核
-
参保覆盖范围
核查是否为全体员工缴纳社保,包括劳动合同签订人员及实际用工人员,避免漏缴。
-
缴费基数与比例
-
确认是否按职工实际工资缴纳社保,工资基数不得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且不低于600%。
-
检查缴费比例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如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8%等)。
-
-
险种完整性
核对是否包含法定的五大险种(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及地方要求的其他险种(如失业救济金)。
-
缴费时效性
检查是否存在欠缴、漏缴或补缴情况,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补缴。
二、参保人员资格审核
-
身份信息一致性
核对退休人员档案姓名与身份证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需提供公安机关的更名证明。
-
退休年龄与工龄计算
-
根据档案中最早材料(如招工审批表、工资调整表)确定出生日期和工龄,计算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岁、女职工50/55岁)。
-
特殊工种可提前退休,需提供工资发放表及劳动部门备案材料。
-
-
特殊工种认定
审查工资审批表工种栏及社保部门备案表,确认是否属于国家认定的特殊工种(如井下、高空等)。
三、档案材料审核
-
原始材料完整性
包括劳动合同、工资表、工种认定文件、职称评定材料等,用于验证劳动关系及工龄。
- 若档案中缺少关键材料(如入团志愿书、参军入伍审批表),需补充相关证明材料。
-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
对1994年前参加工作但未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需审核档案中能否证明视同缴费年限(如招工表、工资发放表)。
四、其他注意事项
-
缴费基数校准 :部分地区(如杭州)对1994年前工龄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需在审核时提供专项说明。
-
异地退休认证 :退休人员需在户籍地或退休地社保机构办理异地认证。
社保审核通过后,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补缴(如适用),并配合办理退休手续。若存在问题,需及时联系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保机构补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