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县“公期”是海南地方性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文昌市及屯昌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以下是关于屯昌县“公期”的综合介绍:
一、基本定义与历史背景
-
核心概念
“公期”是海南文昌及屯昌地区对传统祭祀活动的统称,主要包含“装军”“穿仗”“过火山”“上刀梯”等祭神仪式,其中“穿仗”被视为最具观赏性和神秘感的环节。
-
历史渊源
该活动历史可追溯至1500年前后,是当地村民与祖先精神沟通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
二、主要活动内容
-
祭祀仪式
村民会聚集在祠堂或公共场地,摆案祭拜“公祖”或“婆祖”,通过祭祀活动强化群体认同感。
-
特色表演
-
穿仗 :村民身着传统服饰,模拟军队行进,手持道具进行队列演练,场面宏大且充满仪式感。
-
其他项目 :包括模拟战斗的“过火山”(用炭火或道具模拟火山爆发)、攀爬“刀梯”等,兼具娱乐性和文化象征意义。
-
-
社交与经济活动
活动期间会设置摊位售卖土特产,村民借此机会交流互动,形成独特的社交场景。
三、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
-
文化传承
通过代代相传的仪式,维系村民对本土历史和信仰的认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社区凝聚力
共同参与活动增强村民归属感,促进社区内部的团结与合作。
四、注意事项
-
历史演变 :部分村寨因历史发展形成独特习俗,如万宁龙滚芋头公期、南典公期等,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
现代影响 :受新冠疫情影响,政府曾暂停此类聚集性活动,建议通过线上方式参与相关文化活动。
综上,“公期”是屯昌县兼具宗教信仰与民俗娱乐的综合性活动,既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活跃着当代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