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狗抓伤后狂犬病的发病率虽相对较低,但并非几乎为 0。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病毒可以通过被感染动物的牙齿或爪子进入人体。家狗抓伤导致狂犬病的概率低,主要是因为狂犬病病毒在体外的存活能力较弱,且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破坏。如果家狗健康,没有狂犬病迹象,并且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传播风险会大大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完全不存在,原因如下:
- 病毒携带可能性:即使是家狗,也有可能接触到狂犬病毒。比如家狗在户外与流浪动物接触,就有感染狂犬病毒的可能,只是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
- 发病前期传染性: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在发病前两三天可能就具有传染性,且有的动物发病前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难以通过外观判断动物是否具有传染性。
- 爪子带毒情况:虽然犬类不像猫类经常舔舐爪子,但狗在舔舐身体或伤口时,唾液可能会沾染到爪子上,从而增加了通过抓伤传播病毒的风险。
因此,被家狗抓伤后,需要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接种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