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围绕“先进制造、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区域功能”四大核心领域展开,具体框架如下:
一、总体目标
- 定位与愿景:建成云南先进制造业中心、网络型基础设施样板、高品质宜居宜业城市、高质量区域功能中心,成为滇中城市群增长极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支撑点。
- 发展指标:
- 到2025年,GDP突破5000亿元(力争600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15%,人均GDP超1万美元。
- 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现代农业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达千亿级规模。
二、产业布局
-
先进制造业集群
- 新能源电池:构建“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全链条,引入宁德时代、德方纳米等龙头企业,形成全国领先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占全国31.3%)。
- 绿色硅光伏:打造“多晶硅—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产业链,推动隆基、晶澳等项目,硅棒及切片产能达80GW(占全国18%)。
- 绿色铝加工:发展“阳极炭素—电解铝—精深加工—再生铝”链条,原铝就地加工率提升至85.1%,引入索通、今飞等企业建设精深加工基地。
-
现代农业升级
- 建设高端食品基地,推进30个特色农业基地和绿色食品认证,打造肉制品加工、高端果蔬产区,力争年加工火腿7万吨、出栏生猪339万头。
- 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建设玉米、马铃薯等标准化育种基地5万亩。
三、基础设施与城镇化
- 网络型基础设施:完善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推进区域互联互通工程,构建“一核引领、两环支撑”产业空间布局。
- 城镇化格局:
- 打造“一主一副、多点支撑”城镇体系,推动“麒沾马”同城化发展,辐射宣威、会泽等区域振兴。
- 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60%,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如智慧停车系统)。
四、实施机制
- 政策保障:省委出台《若干意见》明确财政、土地等专项支持,市级配套“1+4+1”改革文件(含先进制造、城乡融合等专项方案)。
- 项目落地:聚焦全产业链招商,建立“一产业一方案、一企业一对策”服务机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培育协同。
五、区域协同与开放
- 对内融合:联动滇中城市群,共建绿色高端制造产业联盟生态圈,强化与昆明、玉溪等地的产业链协作。
- 对外开放:依托中老铁路等通道,扩大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贸易投资,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和产业合作示范区。
该方案通过产业升级、基建优化、城乡协同及政策创新,系统性推进曲靖向云南副中心城市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