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医保2024年政策最新

无锡医保2024年的政策在药品目录、缴费标准、居民医保待遇和大病保险等方面都有显著变化。以下是这些变化的详细信息。

药品目录调整

2024年药品目录适用范围

  • 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统一执行《2024年药品目录》,包括凡例、西药、中成药、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和中药饮片五个部分。
  • 对本次调整中被调入的药品,要按规定纳入基金支付范围,调整“备注”内容的药品要更新支付范围,对调整支付标准的药品要同步调整。

药品支付办法

  • 《2024年药品目录》中在医保支付范围内的药品分为甲、乙两类。甲类药品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乙类药品先设定一定的个人自付比例,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
  • 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时不区分甲、乙类,不设自理比例。
  • 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和竞价药品执行全国统一的医保、工伤保险支付标准。新增的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以我省中选价格作为支付标准。

医保缴费标准

缴费基数和费率

  • 自2024年1月1日起,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下限暂按4494元执行,缴费工资基数上限暂按24042元执行。
  • 全市职工基本医保单位缴费费率执行7%,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基本医保缴费费率执行8%,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缴费比例执行0.2%。

缴费时间和流程

  • 城乡居民在2023年11月13日至2024年1月31日参保缴费,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正常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 参保人员可通过微信搜索“江苏税务社保缴纳”小程序或“社保云缴费”小程序完成缴费,或通过银行手机APP完成缴费。

居民医保待遇

普通门诊待遇

  •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发生的普通门(急)诊符合医保规定的医疗费用且年累计在1000元以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医保基金支付50%,在市内、外医院就医,办理转诊手续的,医保基金支付40%,未办理转诊手续的,医保基金支付20%。
  • 超过1000元部分,居民医保基金不再支付。

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病待遇

  • 居民医保门诊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具体申请流程为参保人员到约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鉴定并登记,享受待遇保障在普通门诊待遇用完后,对“两病”患者发生的合规药品费用,不设起付线。
  • 居民医保门诊特殊病种包括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精神障碍等,具体申请流程为参保患者经有鉴定资质的医疗机构的授权医生鉴定,由医院医保办确认符合医保规定的,可直接在鉴定医院医保办或医保服务站登记。

住院待遇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对于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费用,具体支付比例见下表。市内未按规定转诊的,由个人先行自付20%后再按规定的比例报销。

大病保险

覆盖范围和保障比例

  • 大病保险覆盖所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群,个人无负担,只要参加了无锡市基本医保,无需额外缴纳费用,自动参加大病保险。
  • 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是对参保人员年度内发生的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种治疗的合规医疗费用,经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等补偿后,个人负担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给予保障。

报销比例和起付标准

  • 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1.8万元(不含本数)至10万元(含本数)的部分由大病保险资金支付60%;10万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险资金支付80%。
  • 救助对象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比普通参保人员降低50%,各报销段报销比例比普通参保人员提高5个百分点。

2024年,无锡医保在药品目录、缴费标准、居民医保待遇和大病保险等方面进行了多项调整。这些变化旨在提高医保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确保参保人员能够更好地享受医疗服务。特别是药品目录的调整和医保缴费标准的优化,将有助于减轻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点击查看完整版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石河子卫健委地址

石河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地址如下: 地址 通讯地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石河子市北三东路1号\cite{web_6f1c6f66:地址} 办公地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开发区党政服务中心40408室\cite{web_6ba3504d:位于石河子市开发区党政服务中心40408室} 联系电话 电话 :0993-2013514\cite{web_6f1c6f66:电话} 服务时间

健康新闻 2025-03-28

2025年土地政策最新规定

2025年土地政策最新规定 1. 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承包期延长30年 :农村土地承包权将再延长30年,确保农户承包关系总体稳定。未完成土地确权登记的农户需在2024年底前补办证书,保障权益7 。 整省试点推进 :在安徽、湖南、广西等省份开展土地承包延包整省试点,2025年四川、江苏等确权完成较早的省份也将纳入试点。试点遵循“大稳定、小调整”原则,以户为单位签订延包合同,避免“打乱重分”7 。 2

健康新闻 2025-03-28

2025农村土地征收是什么意思

2025年农村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据法定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的行为。这一过程涉及法律规范、补偿机制及程序保障,具体内涵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法律依据 核心定义 农村土地征收是公共利益驱动的国有化行为,需通过法定程序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用于城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或能源项目等。 法律依据

健康新闻 2025-03-28

土地征收为什么给社保

土地征收时给予社保补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并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 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征地后他们失去了土地,通过社保补偿款能让其在生活、养老等方面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失去土地后,农民面临较大的生活风险,社保补偿可以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避免因失去土地而陷入困境。 促进养老和医疗保障

健康新闻 2025-03-28
土地征收为什么给社保

征收土地社保名额归谁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失地农民 关于征收土地后社保名额的归属问题,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主要分为以下情况: 一、社保名额的归属主体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若被征地农民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如长期居住、以农业为生的人员),通常有权获得社保名额。 失地农民 因征地失去土地的农民,一般会被优先考虑分配社保名额,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特殊群体 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

健康新闻 2025-03-28

土地征收交社保钱被我用了

土地征收过程中,涉及到的社会保障费用(社保)是专门用于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的。这些资金通常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旨在确保失地农民在失去主要生产资料后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并为他们的未来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如果你使用了原本应缴纳社保的资金,这可能会影响到你的社会保障权益。这意味着你将来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养老金或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险待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健康新闻 2025-03-28

土地被征用给几个人买社保

土地被征用后,社保名额的分配通常根据当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来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和分配方法: 1.根据被征地人数计算:被征地农民和其他土地使用者的人数越多,所需支付的社保名额也就越多 2.根据项目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量计算:项目耕地总量包括经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征收的耕地数量,以及迁复建(小三改)以规划用地红线内的耕地数量和边角地(夹心地)以建设项目红线内的耕地数量的5%计算数量

健康新闻 2025-03-28

2025年土地确权需要社保卡吗

根据搜索结果,没有直接提到2025年土地确权是否需要社保卡。不过,我们可以从相关的信息中推测一些可能性。 土地确权的基本概念 土地确权是指依照法律程序,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相关权利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土地测量、登记和颁发证书等步骤。 社保卡的作用 社保卡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它是一个多功能的IC卡,可以用于各种社会保障事务的办理。

健康新闻 2025-03-28

农村征地社保买了15年还能补交吗

根据现有政策,农村征地社保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补缴,但具体操作和要求因地区而异。以下是详细说明: 1. 政策概述 农村征地社保是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养老需求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通常情况下,政府会为被征地农民购买15年的社保,但如果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能需要补缴至满15年才能享受养老金待遇。 2. 补缴条件 缴费年限不足15年 :如果被征地农民的社保缴费年限未满15年

健康新闻 2025-03-28

农村征地补助工龄15年社保

关于农村征地补偿与社保工龄的关系,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具体说明如下: 一、社保缴费年限的计算规则 缴费起始时间 从16周岁开始计算,截止到征地安置补偿协议签订之日实际年龄每增加2周岁增加1年缴费年限,不足2周岁的按实际年龄计算到月,一次性缴费年限最多不超过15年。 特殊工种年限折算 高温环境:每满1年按1.5年计算; 有毒有害环境:每满1年按1.5年计算。 缴费补贴政策

健康新闻 2025-03-28

广西梧州女孩的特点

广西梧州女孩的特点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概括,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性格特质 独立自主 梧州女性普遍具有较强独立意识,既不过度依赖伴侣,也能在职业和家庭中独立承担责任。她们善于沟通,能平和处理人际关系。 善良温和 多数描述提到梧州女孩以善良、耐心和热情著称,常被形容为“温柔伴侣”和“真诚待人”,尤其在旅游服务行业表现突出。 勤劳能干 梧州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中均展现出务实态度

健康新闻 2025-03-28

为什么广西人不能当大官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没有任何事实依据表明广西人不能当大官。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历史背景 古代广西的“瘴气”问题 :在古代,广西地区由于气候湿热、山岭众多,瘴气流行,使得该地区成为被朝廷当作贬官与重犯的流放之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广西人本身有问题,而是自然环境和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 现代广西的发展 广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健康新闻 2025-03-28

交公粮是哪一年开始和取消的广东

交公粮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农业税,主要涉及农民将粮食无偿上缴国家以支持国家建设。了解交公粮在广东的具体开始和取消时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交公粮的开始和取消时间 开始时间 交公粮制度始于1955年 。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建设,开始实施交公粮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农民通过交公粮支持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健康新闻 2025-03-28
交公粮是哪一年开始和取消的广东

交公粮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

1955年至2006年 交公粮,也称为农业税,是中国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这一制度始于 1955年 ,并 于2006年 正式取消。在这期间,农民每年需要无偿向国家缴纳粮食,以支援国家建设。交公粮的基本都是农村70后,大多不活跃在网络上,最早的80后交公粮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幼儿记忆中,读书和交公粮错开。 交公粮的时间线如下: 1955年 :交公粮制度开始实施。 1958年

健康新闻 2025-03-28

公粮1998年为什么取消

关于“公粮1998年取消”的具体表述存在时间误差。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即“公粮”)的时间是‌2006年 ‌,而非1998年。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以下背景和原因: 一、公粮制度的历史沿革 ‌公粮制度的延续 ‌ 农业税在中国延续了2600年,新中国成立后仍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1990年代前,农村家庭需按比例缴纳公粮,并配合“三提五统”等费用‌。 ‌逐步改革与试点 ‌ 1992年起

健康新闻 2025-03-28

中国哪一年取消交公粮

中国取消交公粮的时间是2006年1月1日。这一决定是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于2005年12月29日经表决决定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3 。 取消交公粮的历史背景 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依赖农业税作为主要税收来源2 。 减轻农民负担 :农业税的存在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取消农业税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3

健康新闻 2025-03-28

四川交公粮是哪一年开始和取消的

2003年 成都市在2004年12月15日取消了农业税。 在此之前,新都区已经在2003年取消了农业税,随后青羊、金牛、武侯等区也相继取消。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健康新闻 2025-03-28

1998年取消交公粮时间表

1998年,中国正式取消了实行了数百年的交公粮制度。这一政策的实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说明: 1. 政策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民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向国家上交粮食,这一制度被称为“公粮征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农民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口粮需求,还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粮食。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中国政府开始调整农业税制。 2. 政策实施

健康新闻 2025-03-28

中国哪年开始不交公粮了

中国从2006年开始取消了公粮制度。以下是关于取消公粮的详细信息,包括具体年份、历史背景、影响以及替代政策。 取消公粮的具体年份 2006年 2006年1月1日,中国正式废止了《农业税条例》,标志着农民不再需要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公粮)。农业税的取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结束了农民长达两千多年的交粮历史。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标志着中国农业政策的重大转变。

健康新闻 2025-03-28
中国哪年开始不交公粮了

农民公粮提留款有记录吗

关于农民交纳的公粮提留款是否有记录的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提留款。提留款是指向农民收取的“三提五统”,即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提留和五项乡镇统筹(教育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民政优抚费、民办交通费)。这些费用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在中国农村税费制度下向农民征收的主要费用项目。而所谓的“公粮”,实际上指的是农业税,它也是农民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义务。

健康新闻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