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检验标准主要涵盖化学成分分析、物理特性检测及品质波动评估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主要检测项目
-
化学成分分析
-
全铁(TFe):采用EDTA光度滴定法、三氯化钛还原法等
-
二氧化硅(SiO₂):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重量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
磷(P)、硫(S):分光光度法(ASTM E507)
-
钙(Ca)、镁(Mg)、铝(Al)等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等
-
伴生元素:氧化铝(Al₂O₃)等微量元素检测
-
-
物理特性检测
-
水分含量:重量法、卡尔费休法等
-
体积密度、真密度:低温粉化试验(冷转鼓法)
-
粉化指数:评估矿石加工性能
-
抗压强度、自由膨胀系数:评估矿石结构稳定性
-
-
品质波动评估
-
校核取样精密度、偏差:GB/T 10322系列标准
-
热裂指数:评估矿石在高炉炼铁中的热稳定性
-
二、关键标准规范
-
全铁含量 :采用EDTA光度滴定法,国家标准GB/T 6730.5-2007及更新版本
-
磷含量 :炼钢用铁矿石P≤0.03%,高炉炼铁用铁矿石P≤0.03%~0.18%
-
水分含量 :交货批水分≤4%,热裂指数≤1000
-
粒度分布 :通过筛分试验评估,满足高炉炼铁用铁矿石8-40mm粒度要求
三、其他重要指标
-
酸碱度 :根据CaO/MgO与SiO₂+Al₂O₃比值划分酸性、碱性、半自溶性矿石
-
氧化铝(Al₂O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
四、检测方法选择建议
-
全铁、磷、硫 :优先采用EDTA光度滴定法或ICP-AES
-
微量元素 :ICP-AE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
物理特性 :低温粉化试验、体积密度测定
以上标准综合了国家标准(如GB/T 6730系列)及国际规范(如ISO 9507),实际检测需根据铁矿石类型和用途选择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