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强度国家标准体系
-
强度等级划分标准
我国采用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作为核心指标,普通混凝土分为14个等级(C15-C80),高强混凝土从C60开始。抗压强度标准值需满足95%置信度,即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不超过5%。 -
检验评定方法
- 统计方法:适用于预拌混凝土厂或集中搅拌的工程,要求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需满足强度平均值≥1.15倍设计强度等级,且最小值≥0.95倍设计强度等级。
- 非统计方法:适用于零星工程,要求强度平均值≥1.15倍设计强度等级,且最小值≥0.95倍设计强度等级。
-
设计与施工要求
- 素混凝土结构强度≥C15,钢筋混凝土结构≥C20,采用400MPa及以上钢筋时≥C25,预应力混凝土≥C30(推荐C40及以上)。
- 试件制作需符合标准尺寸(150mm立方体),非标准试件需换算系数调整。
二、地面/地坪混凝土强度标准
-
基础与垫层
- 素混凝土地坪、垫层及基础的最低强度为C15,适用于无结构承重要求的区域。
- 商业建筑地面推荐使用C20-C25,工业地坪根据荷载需求选择C25-C35。
-
特殊场景要求
- 停车场、物流仓库等高频荷载区域建议≥C30,并添加纤维或耐磨骨料增强表层强度。
- 冻融或化学腐蚀环境需提高强度等级(如C35及以上)并掺入耐久性添加剂。
三、检测与质量控制
-
试件制作与养护
标准试件需在20±5℃、湿度≥95%环境下养护28天,圆柱体试件(Φ150mm×300mm)需换算为立方体强度。 -
验收标准
验收批需满足同一强度等级、生产工艺和龄期,每组至少10个试件,随机抽取3个计算平均值作为代表值。
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典型应用对照表
强度等级 | 典型应用场景 | 来源 |
---|---|---|
C15 | 地坪垫层、素混凝土基础 | |
C20-C25 | 普通住宅地面、小型商业地坪 | |
C30-C40 | 工业地坪、停车场、桥梁路面 | |
≥C50 | 特殊高强需求场景(如核电设施) | |
注:以上标准引用自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