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名称演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代名称
-
陇右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设置陇西郡,甘肃大部地区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因境内大部分区域位于陇山(六盘山)以西,故称“陇右”。
-
雍凉
东汉时期,甘肃地区因处于雍州和凉州之间,被称为“雍凉之地”。这一称呼反映了当时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地位。
-
陇原
部分文献提到甘肃古代称“陇原”,但这一名称的使用频率和影响力相对较弱,更多见于地理描述而非行政区划名称。
二、省名由来
-
取甘州、肃州首字
元代设立甘肃省时,因辖区包含今张掖(甘州)和酒泉(肃州)两地,故取两地名称首字组合成“甘肃”。
-
简称“甘”或“陇”
-
甘 :直接取甘州首字,强调农业发达的甘州对区域的重要性。
-
陇 :源自陇西郡,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以西,且唐代曾设陇右道。
-
三、其他相关名称
-
雍梁之地 :先秦时期甘肃属雍、梁二州,故有此称。
-
金昌 :唐代设置金昌府,是甘肃历史上的重要城市。
总结
甘肃的名称从先秦的“陇右”“雍凉”,到元代的“甘肃”,经历了多次演变。其名称既包含地理特征(如陇山),也融合了历史因素(如甘州、肃州)。现代甘肃省会为兰州市,简称“甘”或“陇”,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