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铁恩施南站的最新进展涉及站点设计、征地拆迁、建设进展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报道和分析。
站点设计与规划
站点规模与位置
- 站点规模:恩施南站的设计规模为3台7线,站房面积为18000平方米。
- 站点位置:恩施南站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头道水村,距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城南部仅2.5公里。
设计与建设标准
- 设计标准:恩施南站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站房设计考虑了高效便捷的旅客流线和现代化的建筑风格。
- 建设标准:站房建设将遵循最新的建筑规范和环保要求,确保旅客的舒适和安全。
征地拆迁与建设进展
征地拆迁进展
- 征地进度:截至2024年12月,宜涪高铁利川段已完成先行用地组卷和上报工作,预计2025年初全面开工建设。
- 拆迁进度:利川市计划在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全线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工作。
建设进展
- 建设启动:沿江高铁宜涪段已于2024年12月5日启动施工招标,预计2025年初全面开工建设。
- 关键工程:宜昌长江公铁大桥作为沿江高铁宜涪段的关键工程,已于2024年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社会经济影响
交通网络优化
- 区域连接:沿江高铁恩施南站的建设将显著提升恩施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特别是与重庆、成都、武汉等大城市的联系。
- 出行便利:高铁开通后,恩施至重庆、成都的通行时间将分别缩短至1小时和2小时,至武汉和上海的时间分别缩短至2小时和5小时。
经济发展
- 投资与产业:沿江高铁恩施南站的建设总投资约490亿元,预计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吸引更多投资和产业发展。
- 房地产市场: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将提升沿线地区的房地产价值,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沿江高铁恩施南站的最新进展显示,项目在站点设计、征地拆迁和建设进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进展不仅标志着高铁建设的实质性推进,也为恩施市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高铁的开通将显著提升恩施的交通网络和经济发展水平,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推动恩施全面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
沿江高铁恩施南站的建设规划
沿江高铁恩施南站的建设规划如下:
项目概况
- 地理位置:恩施南站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头道水村,距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城南部仅2.5公里。
- 设计标准:恩施南站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属于沿江高铁的一部分。
建设进展
- 选址与规划:恩施南站的选址工作于2021年启动,并于2023年5月8日发布的《恩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公众征求意见稿中得到确认。
- 施工准备:宜涪高铁(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已于2025年初全面开工建设,恩施南站作为其中的重要站点,正在积极推进中。
交通连接
- 快速通道:恩施南站与宣恩之间的恩高宣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预计将缩短恩施城区至宣恩城区的出行距离和时间,进一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区域发展影响
- 经济与旅游:恩施南站的建设将极大提升恩施州的交通便利性,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恩施州计划利用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打造全国避暑康养之都。
- 城市格局:高铁站的建设和运营将促进恩施市的城市扩展和产业升级,推动从“山区小城”向“武陵山区中心城市”的转型。
沿江高铁恩施南站预计的列车时刻表
沿江高铁恩施南站目前暂无列车时刻表信息,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 车站实际并不存在。
- 车站已更名为其他名称。
- 车站为新建车站,暂未通车。
- 车站正在升级改造,暂时关闭停运。
- 车站是货运站或编组站,不提供客运服务。
- 车站是已停运关闭的历史车站。
建议您查询同城其他车站或临近城市的其他车站,以获取最新的列车时刻信息。
沿江高铁恩施南站周边配套设施
沿江高铁恩施南站周边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配套设施和发展动态:
交通设施
- 公交线路:恩施南站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方便市民和旅客出行。例如,22路、30路、31路等公交车直达南站。
- 停车场:南站附近设有多个停车场,方便驾车旅客停车。例如,恩施站-停车场距离南站仅79米。
商业设施
- 高铁商贸城:华西集团投资10亿元打造的高铁商贸城,规划引入鄂西首个保税购物中心,推动站前商圈的发展。
- 仓储物流:龙洞河片区仓储物流用地价格年增幅达18%,显示出“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质变。
住宅和房地产
- 房地产开发:高铁南站的开通带动了周边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住宅用地拍卖溢价率显著上升。中梁、碧桂园等头部房企争相布局TOD综合体项目,规划中的高铁商务区将集中开发超百万方商住空间。
教育和医疗
- 教育资源:目前,高铁新城板块的教育资源密度较低,仅为老城区的1/3,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
- 医疗设施:恩施州中医医院新院区已正式破土开工,位于南站高铁商圈内,项目总投资约89661.74万元,设置床位750张,总建筑面积102901.50㎡。
公共服务
- 文化设施:南站周边还规划有土家族文化展示中心,旨在传承和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