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检查需结合形态学和功能学方法,常见手段如下:
一、形态学检查
-
超声检查
- 高分辨率超声可清晰显示甲状腺大小、形态、血流特征及结节性质(包括1-3毫米微小结节)。
- 用于初步筛查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穿刺活检。
-
CT/MRI检查
- CT适用于观察结节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尤其对胸骨后或深部结节更敏感。
- MRI可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辅助复杂病例的诊断。
-
触诊
- 医生通过触诊判断甲状腺质地、有无肿大或结节,但仅能检出直径≥1 cm且位置表浅的结节。
-
穿刺活检
- 细针或粗针穿刺获取组织样本,明确结节性质(如良恶性),是确诊甲状腺癌的金标准。
二、功能学检查
-
血液检查
- 检测甲状腺激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体(如TPOAb、TgAb)等,评估甲状腺功能及免疫状态。
-
核素扫描
- 通过放射性碘分布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识别异位甲状腺组织或高功能结节。
三、其他辅助检查
- 甲状腺摄碘-131试验:评估甲状腺碘代谢能力,辅助诊断甲亢、甲减等疾病。
- X线/胸部CT:偶见甲状腺肿大或结节,多用于其他疾病检查时的偶然发现。
四、新型诊疗模式
部分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患者一次挂号即可完成超声、穿刺、血液检查等多学科联合评估,缩短诊断周期。
总结:甲状腺检查需结合触诊、超声、血液检测等综合判断。超声为首选形态学检查,血液检测明确功能状态,穿刺活检用于确诊可疑恶性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