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种植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避免以下三种肥料,否则可能导致生长不良、口感变差甚至腐烂等问题:
1. 含氯肥料(氯化钾、氯化铵等)
- 白菜属十字花科作物,对氯元素敏感,使用含氯肥料会导致纤维素增多,降低口感细腻度,使白菜发苦发涩。
- 氯离子还会与土壤中的钙结合,引发缺钙型“干烧心”(内部腐烂),降低品质和耐储性。
- 替代方案:补钾可选硫酸钾,补钙可用硝酸钙或螯合钙。
2. 未腐熟的农家肥(生鸡粪、动物粪便等)
- 未腐熟农家肥在土壤中二次发酵,产生高温和有害气体,导致烧根、烧苗。
- 携带大量病菌、虫卵(如地蛆、蝼蛄),增加病虫害风险。
- 正确用法:提前2个月加水堆肥发酵,或添加发酵剂加速腐熟。
3. 过量速效氮肥(尿素、碳铵等)
- 前期适量氮肥可促生长,但包心期过量使用会导致叶片水分过重,口感发苦,且易引发烂心、脱帮。
- 偏施氮肥会抑制磷钾吸收,导致包心不实、茎秆柔嫩易折,降低耐储性。
- 建议:包心期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促进结球紧实。
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长期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以免土壤酸化影响白菜生长。
- 硝态氮肥(如硝酸铵)虽能被白菜直接吸收,但过量会累积硝酸盐,存在食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