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检和法检的区别
定义
- 商检:商品检验的简称,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内容的一部分。通常包括动植检疫、商品检验、卫生检疫等,即所谓的“三检”。
- 法检:法定检验的简称,是商检的一部分。法检商品包括目录内和目录外商品,但通常只讨论目录内的法检商品,即报关单上的监管条件为A(进口)或B(出口)的货物。
范围
- 商检:所有进出口货物都必须进行商检。
- 法检: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货物才需要进行法检,如目录内规定要求做法检的货物、美日韩及欧盟的货物、特定减免税证明的货物等。
流程
-
商检:
- 进口商检:施行“先放行通关,后检验检疫”原则。首先判定是否为法检货物,若不是,报关时不需要出入境通关单;若是,则需要提供资料到商检局进行商检,并出具入境通关单向海关报关。
- 出口商检:与进口商检类似,看报关单的监管条件是否有B。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到商检局进行商检,并出具出境货物通关单。
-
法检:
- 进口法检:报关单监管条件为A的货物,需要向海关提供商检局签发的通关单才能报关。
- 出口法检:报关单监管条件为B的货物,需要向海关提供商检局签发的通关单才能报关。
应用方向和检验内容
- 商检:在进出口贸易中比较常见,检验商品的质量、规格、数量、重量、包装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 法检:在报关时需要提供商检局的通关单,主要是对涉及动植物、健康、卫生、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商品进行检验。
总结
商检和法检都是为了确保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但法检是商检的一部分,只有特定条件下的货物才需要进行法检。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报关单上的监管条件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法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