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以下是两者的详细对比:
一、形态与使用方式
-
实体社保卡:是一张实体卡片,需携带并通过社保卡读写机具使用。
-
电子社保卡:是虚拟的电子凭证,已加载至手机中,可通过主扫(使用电子社保卡的“扫一扫”)、被扫(出示电子社保卡二维码)或仅在手机上进行线上业务操作使用。
二、便捷性
-
实体社保卡:出门需随身携带,若不慎丢失或忘记携带,可能会影响就医购药等服务的正常使用。
-
电子社保卡:不用担心忘带的问题,只要有手机即可随时使用,且可结合扫码终端快速完成身份认证和业务办理,更加方便快捷。
三、功能拓展性
-
实体社保卡:主要具备基本的社保功能,如医保结算、养老金领取、失业金申领等,以及作为身份凭证用于办理各类社保业务。
-
电子社保卡:不仅涵盖了实体卡的所有功能,还将服务进一步向上延伸、向更多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如可用于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的身份认证和快速登录、支持医保移动支付、实现民生缴费等移动支付、用于交通出行、进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的身份凭证和购票服务等。
四、安全性
-
实体社保卡:采用芯片加密等技术手段保障信息安全,但存在卡片丢失被盗刷的风险。
-
电子社保卡:依托全国社保卡平台,以实体社保卡安全体系为底座,结合电子认证、生物特征识别、人工智能等互联网安全技术手段,构建了更为安全可靠的网络与实人之间的可信连接,有效保障了群众在互联网上使用社保卡的安全性。
五、申领条件与流程
-
实体社保卡:申领条件是持卡人已经领取实体社保卡,且实体社保卡未注销。通常需准备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通过线下前往当地社保卡服务机构网点或合作银行网点提交申请材料,经审核、制卡、领卡等流程后领取。
-
电子社保卡:同样需持卡人已领取实体社保卡且未注销。可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APP、小程序、掌上12333APP等全国渠道,以及实体社保卡发卡地授权的电子社保卡服务渠道申领。一般需经过实名认证、设置密码等步骤后即可使用。
六、应用范围与场景
-
实体社保卡:在一些特定的线下场景中使用较为广泛,如部分医院的挂号窗口、一些单位的考勤系统等可能仍仅支持实体卡刷卡。
-
电子社保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已在众多领域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广泛应用,并且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服务和场景接入。
电子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在形态、使用方式、便捷性等多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区别。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持卡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社保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