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面瘫的中药方剂需结合辨证分型选择,以下为临床常用且效果显著的经典方剂:
一、祛风通络类方剂
-
牵正散
- 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适用于风痰阻络型面瘫,症见口眼歪斜、面部肌肉抽动。
- 特点:方中全蝎为搜风主药,配伍白附子、僵蚕加强祛风通络效果。
-
大秦艽汤
- 组成:秦艽、防风、白芷、当归、川芎、白芍、黄芩等
- 功效:疏风清热、养血活血,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伴手足活动受限或语言障碍。
二、散寒解表类方剂
-
葛根汤
- 组成:葛根、麻黄、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大枣
- 功效:发汗解表、升津舒筋,适用于风寒侵袭经络导致的面瘫,症见恶寒、肌肉僵硬。
-
荆防败毒散
- 组成:荆芥、防风、党参、黄芪、川芎
- 功效:祛风散寒固表,用于寒证型面瘫伴气虚表现。
三、清热活血类方剂
-
通窍解毒汤
- 组成:柴胡、当归、桃仁、炙甘草
-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解毒,适合气滞血瘀型面瘫,病程较长或恢复期。
-
银翘解毒丸
- 组成: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 功效:清热解毒,用于热证型面瘫伴咽喉肿痛、舌红苔黄。
四、扶正补虚类方剂
-
补阳还五汤
- 组成: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
-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气血亏虚或病程较久的面瘫患者。
-
六味地黄丸
-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
- 功效:滋补肝肾,用于肝肾不足型面瘫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辨证用药建议
- 急性期(发病1周内):以祛风散邪为主,选牵正散、葛根汤等;
- 恢复期(发病1周后):侧重活血通络、扶正固本,如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
- 顽固性面瘫:可加虫类药增强通络效果,如蜈蚣、地龙等。
注意事项: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部分方剂含毒性药材(如白附子、全蝎),需严格炮制及控制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