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伤康复住院最新政策要点
一、国家层面政策方向
- 制度体系完善
明确以医疗康复为基础、职业康复为核心、社会康复为纽带,构建“先康复后鉴定”的工作机制,强化康复早期介入,提升工伤职工重返岗位和社会融入能力。 - 服务管理优化
- 推动工伤康复与就业促进深度融合,支持职业康复发展,鼓励探索社会康复模式。
- 要求工伤康复定点机构与经办机构签订服务协议,规范费用监管和服务质量评估。
二、地方政策动态(以济南、上海为例)
- 住院伙食补助费调整
济南市自2025年1月1日起,将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提高至30.33元/日,补发金额已通过社保卡金融账户发放完毕,支持“零申请”无感支付模式。 - 康复流程简化
上海市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经确认需住院康复治疗的,可选择签约的定点机构,并实行“先治疗康复、后鉴定补偿”原则,优化服务绿色通道。
三、待遇标准与覆盖范围
- 住院期间待遇
- 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交通食宿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符合规定项目和标准)。
- 异地就医可报销2天的医院外伙食补助费,标准与住院期间一致。
- 长期保障措施
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工资、护理费及辅助器具配置费用等,五至十级伤残职工可申请一次性支付辅助器具安装费用。
四、服务模式创新
- 数字化服务升级
济南市通过“济南社保”微信公众号提供待遇查询功能,实现出院次月自动发放补助费,无需额外操作。 - 康复资源整合
各地需合理利用康复资源,组建专业队伍,推进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保障工伤职工享有高质量康复服务。
以上政策综合了国家指导意见和地方实施细则,具体执行标准以各地人社部门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