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以前曾被称为叶吉(意为山羊)、烟集岗(因常年烟雾笼罩而得名),清末民初时期使用过延珲诸边、延吉区域等多种称谓,后逐渐演变为延边。
延边地名的历史演变
延边,这一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其由来可以追溯到明代。
明代时期的名称
- 在明代,延边地区被称为“叶吉”,按女真语有“山羊”之意。
- 另一种说法认为,由于这个地方是盆地,常年有烟雾笼罩,因此被称为“烟集岗”。
清末民初时期的称谓
-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延边地区曾使用过“延珲诸边”和“延吉区域”等不同的称谓。
- 这些称谓反映了当时延边地区在中国东北边疆的重要地位。
延边名称的逐渐形成
- “延边”这一名称最早在1913年出版的《吉林地志》中被提及,书中记载“论大陆交通,东南一面复当延边之冲”。
- 1920年前后,延边一词开始在官方文件中出现,并逐渐得到广泛使用。
- 由于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又归延吉边务公署管辖,因此被称之为“延边”。
现代延边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吉林省下辖的自治州,首府驻延吉市。
- 延边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中国朝鲜族聚居的地区之一。
延边地名的重要地位
延边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俄朝三国的交界地带,延边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还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延边地名的历史演变反映了该地区在中国东北边疆的历史变迁和重要地位。
延边历史名称演变表
时间段 | 历史名称/管辖 | 相关事件/描述 | 地理位置 | 所属政权/管理机构 |
---|---|---|---|---|
新石器时代 | 中华肃慎族聚居地 | 考古学家发现生活痕迹 | 图们江流域和长白山地区 | _ |
汉朝 | 玄菟郡 | 隶属于汉四郡之一 | _ | 中国汉朝 |
唐朝 | 安东都护府/渤海国 | 高句丽管辖,后属渤海国 | _ | 中国唐朝/渤海国 |
元明时期 | 辽阳行省开元路 | _ | _ | 中国元朝/明朝 |
清朝 | 珲春协领/副都统 | 封禁200年,后成为边防前线 | 延边地区 | 中国清朝 |
近现代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设立自治州,管理朝鲜族聚居区 | 中国吉林省东部 | 中国 |
延边重要历史事件表
时间 | 事件 | 描述 | 影响 |
---|---|---|---|
1644年 | 清军入关,延边封禁 | 延边地区被封禁200年 | 限制了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 |
1860年 |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 将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割让给沙俄 | 延边成为边防前线,战略地位提升 |
1859年 | 珲春协领晋升为副都统衔协领 | 管理机构升级,加强边防管理 | 提升了延边地区的行政级别和管理能力 |
20世纪70年代 |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 | 为延边地区注入新活力 | 促进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领域发展 |
_ | 满清皇族发祥地 | _ | 反映了延边地区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
_ | 中国十四年抗战革命老区之一 | _ | 延边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做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