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人拔罐一般选择在面部患侧进行,常用穴位包括太阳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阳白穴等。
面瘫病人拔罐疗法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其具体拔罐位置需根据面瘫类型和症状进行选择,以下是详细解答:
1. 常用拔罐穴位
- 太阳穴:位于额部两侧,拔罐可缓解头痛,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 下关穴:位于面部耳前方,是治疗面瘫的重要穴位之一。
- 地仓穴:位于口角外侧,拔罐有助于缓解面部肌肉僵硬。
- 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拔罐可减轻面部肌肉痉挛和疼痛。
- 阳白穴:位于眉毛正中上方,拔罐可改善面瘫症状。
2. 不同面瘫类型的拔罐选择
- 风寒外袭型面瘫:除上述常用穴位外,还可选择风池穴等,采用闪罐或移动罐子疗法。
- 痰浊内阻型面瘫:可选用太阳穴、上关穴、颊车穴等,采用刺络拔罐法。
3. 拔罐注意事项
- 拔罐时应选择小号火罐,避免在面部形成青紫色瘀斑。
- 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
- 拔罐后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加重病情。
4. 拔罐与其他疗法结合
- 拔罐疗法可与针灸、艾灸、梅花针等疗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面瘫拔罐穴位表
穴位名称 | 位置描述 | 拔罐作用 | 拔罐建议时长 | 拔罐建议频率 |
---|---|---|---|---|
地仓穴 | 口角外侧 |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 | 10-15分钟 | 每周2-3次 |
颊车穴 | 下颌角前上方,靠近咬肌 | 减轻面部肌肉痉挛和疼痛 | _ | _ |
阳白穴 | 眉毛正中上方 | 治疗面瘫常用穴位 | _ | _ |
肺腧穴 | 背部,肺经穴位 | 行气活血化瘀,温阳行气 | _ | _ |
大肠腧穴 | 背部,大肠经穴位 | 改善血液循环 | _ | _ |
臂臑穴 | 手臂部,膀胱经穴位 | 提升人体正气,祛除外邪 | _ | _ |
面瘫拔罐经络与附加疗法表
经络/疗法 | 描述 | 拔罐位置 | 附加说明 |
---|---|---|---|
足阳明胃经 | 面部主要经络之一 | 眉头下方4寸等位置 | 辅助治疗口眼歪斜等病症 |
足少阳胆经 | 面部主要经络之一 | 耳垂后下方4寸等位置 | 辅助治疗头痛、耳聋等病症 |
手阳明大肠经 | 面部相关经络 | _ | 改善面部微循环 |
闪罐治疗 | 局部患侧面部拔罐 | _ | 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
放血疗法 | 通过放血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 _ | 一般两天一次,减轻神经水肿 |
生姜擦拭 | 擦拭脸部,促进血液循环 | _ | 起到驱寒保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