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粉细度检验标准根据矿粉的类型和应用领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水泥用矿粉细度标准
根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0),水泥用矿粉的细度指标包括:
-
活性指数 :反映矿粉活性的重要指标
-
比表面积 :影响水泥胶凝性能
-
需水量比 :反映矿粉与水混合的需水量
该标准通过0.045μm方孔筛筛余量来表征细度等级,分为I级(≤30%)、Ⅱ级(≤45%)等。
二、沥青混凝土用矿粉细度标准
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沥青混凝土用矿粉的粒径分布要求如下: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粒径≤0.6mm的占100%,≤0.15mm的占90%-100%,≤0.075mm的占75%-100%
-
其他等级公路 :粒径≤0.6mm的占100%,≤0.15mm的占90%-100%,≤0.075mm的占70%-100%
该标准通过不同粒径范围的矿粉配比来满足不同等级公路的压实性能要求。
三、其他相关标准
-
粉煤灰细度 :按《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JC/T 409-2001)执行,通过0.075μm方孔筛筛余量分级
-
矿渣粉密度 :需≥2.9g/cm³
-
烧失量 :≤7%(I级),≤12%(Ⅱ级)
-
比表面积 :>3500cm²/g
总结
矿粉细度检验标准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水泥用矿粉侧重活性指数和比表面积,沥青混凝土用矿粉则严格限制粒径分布。实际检测中需使用专业设备(如方孔筛、激光粒度分析仪等)进行精确测量,并参照国家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