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不锈钢焊接技术要点如下:
一、焊接方法选择
-
氩弧焊(优先)
采用无极氩弧焊(TIG或MAG焊)进行全位置焊接,利用氩气保护避免氧化和氮化,减少热裂纹风险。
-
手工电弧焊:使用直流反接,小电流快速焊,避免熔池过热。
-
MAG焊:需配合CO₂+Ar混合气体保护,焊丝伸出长度≤10mm。
-
-
手工电弧焊(辅助)
- 直径≤159mm时可用,但需注意电流控制和熔池保护。
-
埋弧焊(厚壁管)
仅适用于较厚焊件(如φ133×11mm),需配合专用焊剂和焊丝。
二、焊前准备
-
材料选择
-
焊条/焊丝:优先选用HooCr19Ni12Mo2等镍铬钼合金材质,确保与母材成分匹配。
-
焊剂:CO₂+Ar混合气体保护焊剂。
-
-
坡口加工
-
采用V形坡口,钝边比≤0.5mm,坡口角度65-70°,减少应力集中。
-
坡口清理:用丙酮浸泡坡口及母材表面,去除油污、锈迹等杂质。
-
-
气体保护
- 充氩保护:焊接过程中持续通入纯度≥99.9%的Ar气体,防止氧化。
三、焊接工艺要求
-
电流与速度
-
小电流(如氩弧焊电流≤100A)和快速焊法,减少碳化物析出。
-
手工电弧焊采用窄焊道(焊条直径≤4mm),多层焊需控制层间温度≤60℃。
-
-
热输入控制
- 尽量减少热输入量,避免焊缝过热导致脆性断裂。
-
装配与定位
-
采用肋板固定(2/7/11点)或坡口内定位焊,确保焊缝对齐。
-
装配时避免管道变形,焊后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
-
四、焊后处理
-
检验与修复
-
焊缝需进行PT(渗透检测)和RT(射线检测),及时修复缺陷。
-
多层焊需待下层冷却至140℃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
-
表面处理
- 敏感表面可采用喷丸处理或抛光、电镀提升耐腐蚀性。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合金元素控制 :铬镍比≥2.3-3.2可有效防止热裂纹,硫、磷含量需≤0.03%。
-
焊接顺序 :先焊接非工作面,再接触腐蚀介质的工作面。
通过以上要点规范操作,可确保316不锈钢焊接质量,满足耐腐蚀和力学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