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之所以叫“阜外”,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中与“阜成门外”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说明:
1. 地理位置与名称由来
阜外医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67号,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1956年创建时并未使用“阜外”这一名称。1958年,医院从军队系统移交地方管理,并迁至阜成门外地区,归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这一过程中,医院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成门外医院”,简称“阜外医院”。
2. 历史沿革
- 1956年:医院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名义成立。
- 1958年:迁至阜成门外,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成门外医院”,简称“阜外医院”。
- 1962年:医院兼称“心脏血管系统疾病研究所”,形成院所一体化模式,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与研究。
- 1994年: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2009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成立,阜外医院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为一体的国家级心血管病中心。
3. 阜外医院的地位与成就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阜外医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资源平台,包括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以其诊治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管疾病的能力享誉国内外,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之一。
总结
阜外医院的名称来源于其最初的地理位置——阜成门外,这一名称反映了其历史沿革和地理位置变迁。如今,阜外医院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权威机构,为国内外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在科研和教学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