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缺陷修补规范
一、常见缺陷类型及修补要求
-
麻面
- 处理步骤:
- 清理表面浮灰,用清水湿润缺陷区域;
- 采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后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 养护要求:修补后覆盖保湿材料养护7天。
- 处理步骤:
-
蜂窝
- 处理步骤:
- 凿除松动石子,清理孔洞后冲洗湿润;
- 使用1:2水泥砂浆或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实抹平,较大蜂窝需分层灌浆。
- 材料要求:灌浆料需与原混凝土强度一致。
- 处理步骤:
-
孔洞
- 处理步骤:
- 凿除松散混凝土至坚实层,支设带托盒模板;
- 分层浇筑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厚度≤10mm/层),振捣密实。
- 界面处理:涂刷环氧树脂或界面剂增强粘结力。
- 处理步骤:
-
露筋
- 处理步骤:
- 清除钢筋锈迹,凿毛基底并冲洗;
- 表面露筋用1:2水泥砂浆抹平,深部露筋需钻孔灌浆。
- 保护层控制:确保钢筋位置正确,振捣时避免撞击钢筋。
- 处理步骤:
-
裂缝
- 化学注浆法:清洗干燥裂缝后注入环氧树脂或专用灌浆料。
- 表面封闭法:浅层裂缝采用聚合物砂浆修补。
二、施工及材料规范
-
模板管理
- 浇筑前湿润模板并密封拼缝,防止漏浆;钢模板需彻底清洁并涂刷长效隔离剂。
-
振捣要求
- 分层振捣至气泡排出,钢筋密集处使用刀片式振捣器。
-
修补材料
- 水泥砂浆配比严格按原混凝土设计(如1:2或1:2.5);
- 聚合物修补砂浆需控制水灰比,搅拌时间≤5分钟。
-
养护标准
- 所有修补部位需覆盖草帘/塑料薄膜保湿,养护时间≥7天;
- 灌浆部位24小时内禁止振动。
三、质量验收标准
-
外观验收
- 修补面与原混凝土色泽一致,表面平整无接茬。
-
强度检测
- 灌浆料抗压强度需达到设计值的100%;
- 敲击检查无空鼓声。
-
记录要求
- 缺陷处理过程需留存影像资料,验收合格后归档。
四、特殊环境控制
-
施工条件
- 环境温度5-35℃,雨雪天禁止露天作业;
- 高温时段需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
成品保护
- 修补后48小时内禁止踩踏或施加载荷。
(注:规范综合自2022-2025年混凝土施工技术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