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秒
混凝土振捣时间标准需根据具体工程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条件综合确定,主要标准如下:
一、时间控制原则
-
避免欠振和过振
-
欠振 :振捣时间不足导致混凝土未充分密实,可能出现空隙、裂缝,影响强度。
-
过振 :振捣过度使水泥浆上浮、骨料下沉,导致表面不平整、强度降低。
-
-
分层振捣要求
- 每次振捣应覆盖下层混凝土10-20cm,确保上下层结合良好。
二、具体时间范围
-
常规情况
- 振捣时间通常控制在 20-30秒 ,具体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逸出、不再下沉为判断标准。
-
特殊场景调整
-
混凝土初凝前1-4小时需进行二次振捣,尤其初凝前1小时效果更佳。
-
大体积混凝土或特殊配合比需根据坍落度、骨料粒径调整振捣时间,避免离析。
-
三、判断标准
-
合格标准 :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不再下沉,振捣部位水平。
-
不达标表现 :出现砂石下沉、表面砂尘、泌水或离析现象。
四、注意事项
-
振捣频率 :通常控制在12000-15000次/分钟,避免因频率不当引发振捣不足或过振。
-
设备操作 :快插慢拔,避免振捣棒残留空隙,确保振捣器插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
施工规范 :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连续浇筑时需预留观察孔监控填充情况。
五、补充说明
实际施工中需结合坍落度测试结果动态调整振捣时间,初凝时间可通过坍落度变化间接判断。若超过初凝时间未振捣完毕,需按施工缝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