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烂根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根部出现蜂窝、空隙、露筋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修补措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烂根原因分析
模板问题
- 模板安装不严密:模板安装不严密、模板刚度不足、木方规格不一等,导致加固后模板受力不均,产生变形,进而导致漏浆和烂根。
- 模板接缝不严:模板接缝、模板底口不严,导致浇筑时漏浆,混凝土成型后出现烂根。
振捣问题
- 振捣不到位:混凝土浇筑时未分层振捣或振捣不到位,导致混凝土根部不密实,造成烂根。
- 过振或漏振:振捣过程中过振或漏振,也会导致混凝土根部不密实,造成烂根。
杂物问题
柱模内锯沫、垃圾未清理干净,甚至梁、板垃圾均冲洗至柱根,浇筑后柱根大面积夹渣、缺浆,出现烂根。
水灰比问题
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产生离析,粗骨料与细骨料分离,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形成烂根。
修补材料选择
灌浆料
- 材料性能:灌浆料具有大流动性、无收缩、早强及高强(28天达到55MPa)等性能,可以满足和易性和强度要求。
- 施工温度:MEK-40灌浆料适宜在5~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施工,如环境温度超出此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及配比进行调整。
聚合物修补砂浆
- 材料特性:聚合物修补砂浆比普通砂浆抗压强度高,适合各种混凝土建筑结构缺陷修补,早强型修补砂浆固化速度快,适用于冬季气温较低的环境下施工。
- 粘结能力:其粘结能力较强,能够与原混凝土基层粘结成一个整体,保证整体的完整性。
修补施工流程
基底处理
- 凿毛: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用丙酮洗刷,如基面松动严重,应采用人工凿毛方法。
- 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灌浆施工
- 灌浆: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灌浆或抹浆,可采用机械喷涂或人工压抹,操作速度要快,朝一个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
- 分层施工:如修补厚度超过3cm时,应分层施工,层与层之间应间隔4小时。
养护
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小时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的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温度在15℃以上为宜,时间为七天。
修补后的养护
养护措施
灌浆后24小时内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小时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的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温度在15℃以上为宜,时间为七天。
养护时间
养护时间为七天,确保灌浆层充分硬化和达到设计强度。
质量控制
施工控制
- 质量保证体系:为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 现场抽样检验:在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抽样检验,必要时可现场进行钻孔取芯试验,以检查其效果。
施工注意事项
清理基面,凿除破损、松动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粗糙、洁净;抹砂浆前用饮用水冲洗待修补部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饱和状态,但表面不能有明水;人工修补时,无论采用机械喷涂还是人工抹砂浆,应朝一个方向使用抹刀,并且尽量一次抹完,避免来回抹。
柱子烂根修补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烂根原因、材料选择、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的基底处理、灌浆施工、养护措施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修复烂根问题,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柱子烂根的原因有哪些?
柱子烂根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模板问题:
- 模板漏浆:模板安装不严密、刚度不足、木方规格不一等导致加固后模板受力不均,产生变形,浇筑时漏浆,混凝土成型后出现烂根。
- 模板拼缝不严:模板接缝、底口不严密,导致水泥浆流失,混凝土不密实。
-
振捣问题:
- 漏振或过振:混凝土浇筑时未分层振捣或振捣不到位,导致混凝土根部不密实,造成烂根。
- 振捣时间不够:振捣时间不足,混凝土未能充分密实。
-
混凝土问题:
- 混凝土离析:水灰比过大或混凝土布料自由倾落度过高,导致粗骨料与细骨料分离,粗骨料堆积在柱根部形成烂根。
- 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搅拌时间不够,导致混凝土不均匀,影响密实度。
-
施工环境问题:
- 杂物未清理:柱模内锯沫、垃圾未清理干净,浇筑后柱根大面积夹渣、缺浆,出现烂根。
- 模板未湿润:浇筑前未对模板、钢筋进行湿润,导致混凝土与模板粘结不良。
-
管理问题:
- 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责任心差: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
如何检测柱子烂根的严重程度?
检测柱子烂根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目测检查:
- 观察柱子表面和根部的外观,寻找裂缝、变形、腐烂痕迹等明显损坏迹象。
-
敲击检测:
- 使用锤子轻轻敲击柱子,倾听声音变化。正常情况下,柱子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烂根部分通常会发出浑浊或沉闷的声音。
-
钻孔检测:
- 使用钻孔工具在柱子根部钻孔,取出木屑或混凝土样本,观察其颜色、质地和是否有异味。腐烂的部分通常会呈现黑色或褐色,并伴有潮湿或霉味。
-
无损检测技术:
- 超声波检测:通过超声波仪器检测柱子内部的声波反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空洞、裂缝或腐烂区域。
- 红外线检测:利用红外线热像仪检测柱子表面的温度分布,识别温度异常区域,可能指示内部腐烂或水分积聚。
- 回弹仪检测:使用回弹仪测量柱子表面的硬度,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完整性。
-
钻芯取样:
- 在严重怀疑的部位进行钻芯取样,获取柱子内部的实物样本,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分析,以确定腐烂程度和范围。
柱子烂根修补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柱子烂根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通常是由于模板安装不当、振捣不充分或混凝土和易性差等原因引起的。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柱子烂根修补方法及其优缺点:
1. 聚合物修补砂浆修补法
方法:
- 将松散的混凝土凿除,清理并湿润表面。
- 安装模板,使用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的聚合物修补砂浆进行填补。
- 终凝前抹平表面,终凝后进行养护,持续14天。
- 最后打磨并使用色差修复剂美化外观。
优点:
- 抗压强度高,粘结能力强,能与原混凝土形成整体。
- 早强型砂浆固化速度快,适用于低温环境。
- 耐久性与原混凝土一致,能有效防止进一步损坏。
缺点:
- 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 材料成本较高。
2. 灌浆法
方法:
- 对旧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清洗并饱和表面。
- 使用MEK-40灌浆料进行灌浆或涂抹。
- 养护过程中避免振动和碰撞,终凝后进行表面处理。
优点:
- 施工简单,适用于小面积修补。
- 灌浆料具有无收缩、早强和高强的特点。
缺点:
- 对施工环境和温度有一定要求,不适合极端天气。
- 灌浆效果依赖于基面的处理质量。
3. 更换柱子
方法:
- 对严重烂根的柱子进行拆除,安装新柱子并确保连接牢固。
- 进行后续的防腐、防水处理。
优点:
- 彻底解决问题,确保结构安全。
- 新柱子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缺点:
- 施工难度大,影响工期。
- 成本较高,且需对周边结构进行保护。
4. 加固法
方法:
-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钢板加固、纤维增强材料加固等方法。
- 确保加固材料与柱子的粘结牢固,完成后进行防腐、防水处理。
优点:
- 在不更换柱子的情况下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 施工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
- 加固效果依赖于施工质量和材料选择。
- 可能会影响柱子的外观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