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未振捣的危害性极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性能下降
-
承载能力降低
混凝土密实性直接影响其抗压、抗拉等承载能力,未振捣会导致结构无法有效承受设计荷载,可能引发裂缝或坍塌。
-
强度不足
未振捣的混凝土内部存在孔洞、蜂窝状缺陷,导致抗压、抗拉强度大幅下降,无法满足工程安全标准。
二、耐久性受损
-
抗渗性、抗冻性差
蜂窝状孔洞和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的防水性能,易受渗流侵蚀,缩短使用寿命。
-
抗裂性能弱
未振捣的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荷载作用下更容易产生裂缝,降低整体结构的耐久性。
三、安全隐患
-
钢筋外露(露筋)
混凝土不密实会导致钢筋失去保护,易受腐蚀,严重时引发钢筋锈蚀,削弱结构承载能力。
-
抗震性能差
地震时未振捣的混凝土无法有效传递地震能量,可能引发结构破坏,尤其在抗震设防地区风险更高。
四、施工质量问题
-
表面缺陷
出现蜂窝状孔洞、麻面、露筋等外观缺陷,影响建筑美观。
-
后期维护成本高
未振捣的混凝土需额外加固或修补,增加工程造价。
五、其他影响
-
施工效率降低 :未振捣的混凝土需二次振捣或返工,延长工期。
-
规范违反风险 :未达标质量可能引发工程验收不通过,导致返工或索赔。
处理建议 :若发现混凝土未振捣,需根据龄期判断是否可二次振捣(初凝后超过重塑时间不可行)。对于轻微缺陷可通过高压注浆、表面修补等方式处理,但需由专业团队评估后实施。施工中应规范振捣顺序、时间,并控制水灰比,确保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