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电动车新国标中关于电池的标准主要是《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该标准于 2024 年 4 月 25 日发布,2024 年 11 月 1 日正式实施。具体内容如下:
- 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中规定的标称电压不大于 48V、最大输出电压不超过 60V 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不适用于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车辆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
- 单体电池安全要求:规定了 6 项安全要求,包括标志、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针刺。其中,过充电测试为 1.5 倍,针刺项目用以检验电芯发生内部短路时的安全性。
- 电池组安全要求:主要规定了 22 项安全要求,涵盖标志、静电放电、过放电、过充电、温度保护、外部短路、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绝缘电阻、挤压、加速度冲击、振动、自由跌落、提把强度、阻燃性、低气压、过流放电、温度循环、浸水、盐雾、湿热循环、热扩散。与以往标准相比,新增内容如下:
- 保护电路:电池组必须具有过充、短路等保护电路,且保护功能在单一元器件故障条件下仍有效。
- 唯一性编码:电池组醒目部位需标有唯一性编码,编码至少包含生产厂代码,且应为能承受(950±10)℃高温的永久性标识,以便事故溯源和追责。
- 安全使用年限:电池组上应清晰标明 “安全使用年限”,由企业根据产品特性自行确定,提醒用户及时淘汰老旧电池。
- 互认协同充电功能:电池组需具备互认协同充电功能,充电装置与电池组握手成功后才能充电,降低充电装置不匹配带来的安全风险。
- 热扩散要求:电池组在发出热失控报警后 5min 内应不起火、不爆炸,为相关人员提供预警和逃生时间。
- 禁止使用梯次利用电池:明确规定不得使用梯次利用电池,企业不能选用二手电芯或回用电芯等。
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的电瓶标定电压小于等于 48 伏。对于装有锂离子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打开鞍座,锂离子电池组的醒目位置应标有生产商、产品名称和型号、标称电压、额定容量、充电限值电压、放电终止电压、生产日期、正负极标志、安全警示说明、最大充电 / 放电电流、工作温度范围等信息,且在充电口和电池接口处等位置应清晰地标注相关标志。对于装有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打开鞍座,蓄电池上应标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或规格、制造日期、商标、极性符号等信息,且电池仓醒目位置应标有最大充电 / 放电电流、工作温度范围等信息以及相应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