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监测户是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三类农户群体,它们分别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以下是对这三类监测户的详细解释和说明。
脱贫不稳定户
定义
脱贫不稳定户是指那些已经脱贫但家庭收入来源不稳定,面临返贫风险的农户。这些农户的人均纯收入通常在防止返贫监测范围内,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市场波动、健康问题等),收入可能大幅波动,导致返贫风险增加。
脱贫不稳定户的特点在于其收入的不稳定性,这使得他们在经济上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持续的监测和帮扶措施来确保他们不重新陷入贫困。
认定标准
脱贫不稳定户的认定主要依据家庭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及饮水安全等方面。具体标准包括农户人均纯收入在当地监测范围内,但因各种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认定标准综合了多个因素,确保全面评估农户的实际生活状况。这种多维度的评估方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需要帮扶的农户,确保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边缘易致贫户
定义
边缘易致贫户是指那些收入较低,接近贫困线,且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这些农户的人均纯收入通常在防止返贫监测范围内,但由于各种原因(如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负担重等),存在致贫风险。
边缘易致贫户处于贫困与非贫困的临界状态,一旦遭遇突发事件或经济波动,很容易陷入贫困。因此,对这些农户的监测和帮扶尤为重要,以防止他们跌入贫困。
认定标准
边缘易致贫户的认定主要依据家庭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方面。具体标准包括农户人均纯收入在当地监测范围内,但因各种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认定标准与脱贫不稳定户相似,但更侧重于评估农户的潜在风险。这种评估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干预,防止农户滑入贫困。
突发严重困难户
定义
突发严重困难户是指那些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这些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可能超出当地监测范围,但由于突发事件的影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
突发严重困难户的特点在于其收入的突然下降和支出的增加,这使得他们在经济上面临极大的压力。需要紧急的监测和帮扶措施来缓解其困境。
认定标准
突发严重困难户的认定主要依据家庭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方面。具体标准包括农户因突发事件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认定标准强调突发事件对农户经济状况的影响,确保能够及时识别和帮扶那些因突发事件陷入困境的农户。这种评估方法有助于快速响应和有效干预,防止农户陷入深度贫困。
三类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对这三类农户的识别和帮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其面临的返贫致贫风险,确保脱贫成果的长期稳定。
三类监测户的定义是什么
三类监测户是指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程序中认定的存在致返贫风险的农户,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
脱贫不稳定户:
- 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范围,因病因灾因突发意外事故等造成生产生活严重困难或“三保障”(即住房安全、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保障)及安全饮水出现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
-
边缘易致贫户:
- 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范围,因病因灾因突发意外等造成生产生活严重困难或“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出现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脱贫攻坚期间称为非贫困户)。
-
突发严重困难户:
- 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虽然略高于监测范围,但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情况,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基本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依靠自身力量又难以摆脱困境、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既包含脱贫户,也包含一般农户)。
如何识别三类监测户
识别三类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和标准进行:
识别程序
- 承诺授权:农户填写《承诺授权书》,授权相关部门查询家庭资产等信息。
- 入户核查:核实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
- 村级评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并形成初选名单,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乡镇。
- 乡镇审核:复核初选对象,形成初审名单并上报县级部门。
- 县级确定:县级部门比对信息,确定最终监测对象并公告。
- 录入系统:将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
三类监测户的定义和识别标准
-
脱贫不稳定户:
-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监测范围。
- 存在返贫风险,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困难。
-
边缘易致贫户:
-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监测范围。
- 存在致贫风险,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困难。
-
突发严重困难户:
- 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监测范围。
- 因突发事件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识别途径
- 农户自主申报:通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等渠道申请。
- 基层干部排查:定期走访,发现潜在风险户。
- 部门筛查预警:相关部门提供预警信息。
三类监测户在政策执行中的影响有哪些
三类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经济困难户)在政策执行中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执行的影响
-
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通过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监测网络,确保及时发现和识别监测对象,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要求。
- 实施动态监测,定期对监测对象的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确保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帮扶措施的精准实施
- 根据监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一户一策”的个性化帮扶方案,涵盖产业帮扶、就业扶持、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
- 通过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金融支持等方式,帮助监测对象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
政策宣传与群众参与
-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防返贫政策,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能自主申报。
-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测对象的识别和帮扶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社会和经济影响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通过及时有效的帮扶措施,防止监测对象返贫或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 提高监测对象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通过产业帮扶和就业扶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整体经济水平。
- 解决因突发事件导致的经济困难,增强农村社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