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退休政策最新消息
1. 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 男性职工:从2025年起,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0周岁逐步延迟至63周岁,每年延迟4个月。
- 女性职工:分两类人群逐步调整。
- 女干部或专业技术岗位职工:每年延迟4个月,最终在2035年延至58周岁。
- 女工人:每年延迟2个月,最终在2040年延至55周岁。
2. 弹性退休制度
- 提前退休: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职工,可自愿选择提前退休,最早可以比法定退休年龄提前3年。
- 延迟退休:如果个人身体条件允许、愿意继续工作,可选择延迟退休,最长延迟3年,但需与单位协商一致。
3. “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 养老金计算方式优化:基础养老金的比例将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挂钩。
- 个人账户养老金提高:延迟退休的职工因缴费时间更长,账户积累金额更多,退休后领取的金额也相应增加。
4. 延长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 从2030年起,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将逐步提高:每年增加6个月,逐步从15年提高到20年。
5. 就业权益保障
- 防止就业年龄歧视:用人单位不得因年龄因素随意解聘或辞退职工。
-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为中老年职工提供更多技能提升机会。
- 支持灵活就业:大力发展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兼职、自由职业等就业形式。
6. 社会支持
- 养老服务:加快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 托育服务:加快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7. 养老金调整改革
- 2025年养老金涨幅预计在2.5%-3%之间,具体涨幅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缴费基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补发时间:大部分地区通常在7-9月完成补发,但今年由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全面上线和适老化服务改造同步推进,可能会导致一些地方手续办理较慢。
这些政策的调整旨在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确保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为广大退休人员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