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不是社保,而是对社会保险的补充。以下是具体介绍:
-
定义性质方面
- 社保:即社会保险,是一种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获得物质帮助等基本生活保障的功能,是政府主导并给予财政支持的社会福利制度。例如,职工每月工资中会按规定比例扣除养老保险费,由单位代扣代缴,到退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这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运作方式。
- 个人养老金:是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属于补充养老保险。它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制度,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来积累养老金。
-
缴纳方式方面
- 社保:通常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如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按一定比例分担,而且缴费基数和比例一般有明确规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为每年12000元,参加人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费,缴费额度按自然年度累计,次年重新计算。
-
投资运营方面
- 社保:其基金由国家或政府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投资方向和策略相对较为稳健,主要目的是确保基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以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 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的资金可以由参加人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
领取条件方面
- 社保:一般情况下,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一定年限(如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且养老金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 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以领取,包括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
个人养老金与社保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