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减额的计算规则
审减额的定义: 审减额是指工程项目的送审金额与最终审定金额之间的差额。它是施工单位提交给审计单位的工程造价(送审额)与审计单位最终确定的工程造价(审定额)之间的差额。
计算公式: 审减额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 送审额:施工单位提交给审计单位的工程造价。
- 审定额:审计单位最终确定的工程造价。
具体计算方法:
- 审减工程量时:审减额应为净审减量与送审单价之积。
- 审减单价时:审减额应为净审减单价与送审工程量之积。
影响因素:
- 设计变更:工程设计变更可能导致工程量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审减额。
- 工程量调整: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与送审工程量的差异也会影响审减额。
- 材料价格变动:材料价格的涨跌可能导致实际成本与送审成本的差异,从而影响审减额。
- 结算争议: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的结算争议可能导致审减额的变化。
审减额的合理性: 审减额的高低并不能简单地判断审计效果的好坏。如果审减额过高,可能反映出施工单位送审金额中存在的问题,如不平衡报价、高估冒算等。因此,审计机关需要协同建设单位深入探讨审减额背后的原因,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审减率: 审减率是审减额占送审额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审减率通常在0至10%的范围内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审减率超过一定比例(如10%),可能会触发额外的审计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通过以上规则,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审减额,并根据审减率判断审计的效果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