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古代曾有多个名称,主要如下:
- 句章:春秋时属越,秦灭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置句章县,属会稽郡,县治在城山渡(今余姚市河姆渡东 5 里),慈溪地域归其属,历经两汉、三国不变。东晋隆安四年(公元 400 年),句章城为孙恩起义军所残破,遂迁治小溪(今鄞县鄞江桥)。
- 慈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析鄮县新置慈溪县,县名据传源于东汉孝子董黯故事,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 “母慈子孝” 而得名,隶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避 “明” 国号,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永乐十六年(1418 年),慈溪失县印,恐为歹徒所得,请于朝,诏更铸,改 “溪” 从 “谷”,遂改 “慈溪” 为 “慈谿”,仍隶宁波府。1956 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实施,复 “慈谿” 为 “慈溪”。
慈溪还有别称三北、桥城。现在的慈溪市是 1988 年 10 月 13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慈溪县建制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