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细菌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属于好氧性细菌。
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
- 亚硝酸细菌(氨氧化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反应式为:
- 硝酸细菌(亚硝酸氧化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反应式为:
这两种细菌共同作用,将土壤中的氨或铵盐转变为硝酸盐,从而增加植物可利用的氮素营养。
硝化细菌的作用
-
净化水质:硝化细菌通过将氨和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降低水体中的有毒物质浓度,改善水质。
-
降低氨浓度:水中的氨气对鱼类健康有害,硝化细菌能有效降低氨浓度,保护鱼类。
-
平衡水中微生物:在养殖过程中,硝化细菌有助于维持水中微生物的平衡。
硝化细菌的使用方法
-
添加时机:通常在开缸后的第3-4天添加硝化细菌,以促进菌落的建立。
-
使用剂量:一般建议每70升水添加10毫升硝化细菌。新缸可在前2周内将10毫升硝化细菌添加至35升水中,每周一次,2周后改为正常用量。
-
环境条件:
- 温度:硝化细菌在23-28℃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较快,25℃时最快。
- pH值:硝化细菌喜欢弱碱性环境,适宜pH范围为7.5-8.2。
- 氧气:硝化细菌是好氧性细菌,需要充足的氧气,水体氧气溶解量应保持在3mg/L以上,适宜范围为5-8mg/L。
- 光照:硝化细菌在偏黑暗环境中生长繁殖较快,应避免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灯照射。
注意事项
-
避免与消毒杀菌剂同时使用:使用消毒杀菌剂后,至少等待一周再添加硝化细菌。
-
pH调整:在使用硝化细菌前,应将水体pH调整至最佳状态,即中性或弱碱性。
-
避免与光合细菌同时使用: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在净化水质过程中会相互抑制,同时使用可能会降低净化效果。
通过合理使用硝化细菌,可以有效改善水质,保护水生生物,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