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退休金15年和20年存在多方面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养老金待遇
-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北京市退休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1)÷2×缴费年限×1%。若平均缴费指数为1,2023年北京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11525元,那么缴费15年的基础养老金约为1728.75元,缴费20年则约为2305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假设两人的平均缴费基数相同,缴费20年的人个人账户积累时间更长、金额更多,所以其个人账户养老金会高于只缴15年的人。
- 过渡性养老金:北京市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较为特殊,分为两段时间计算。一般来说,只有缴费年限30年以上的人群才会有过渡性养老金,但15年和20年的也可能有一定差异,不过相对较少。
-
养老金调整:每年国家调整养老金时,缴费年限越长,挂钩调整部分涨得越多。比如某省规定每多交1年每月多涨2元,那么20年比15年在调整时会增加更多养老金。
-
抚恤金差距:缴费20年比15年多领5个月当地平均工资的抚恤金(以平均工资6000元为例,多领3万元)。
北京市退休金缴纳20年相较于15年,在多个方面都更具优势,能为退休人员提供更丰厚的经济保障,使其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安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