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一医院”)在多个医学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以下将详细介绍浙一医院最擅长的几个科室及其相关领域的优势和技术。
浙一医院的优势科室
肝胆胰外科
浙一医院的肝胆胰外科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肝胆胰中心之一,年手术量位居全国前列。科室在终末期肝病、胰腺疾病、肝癌、胆囊癌等疑难重症的诊治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肝胆胰外科的成功得益于其强大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特别是在肝移植和复杂肝胆手术方面,浙一医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肾内科
浙一医院肾内科以肾移植为核心,创建了全球最大的终末期肾病诊治中心,肾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室在难治性肾病诊治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肾内科的肾移植技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特别是在处理复杂肾病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上,浙一医院走在了全国前列,能够为肾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血液内科
浙一医院血液内科连续6年位居复旦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第五。科室在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方面处于国内前列,已完成五十余项新药和新疗法临床研究。血液内科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上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治疗上,浙一医院的技术水平全国领先,能够为患者提供先进的治疗方案和优质的护理。
感染内科
浙一医院感染内科是国内规模最大、学术水平领先的感染病教学、科研和临床基地之一。科室在病毒性肝炎、新型流感等传染病诊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感染内科在传染病诊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在新型传染病的应对上,浙一医院的能力和成果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浙一医院的特色技术
多器官移植
浙一医院是国内开展大器官移植门类最齐全的医学中心之一,成功开展肝脏、胰腺、肺、肾、小肠和心脏等多器官移植手术。多器官移植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浙一医院在器官移植领域的领先地位,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器官功能恢复和长期生存的机会。
机器人辅助手术
浙一医院在泌尿外科等领域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浙一医院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和应用走在全国前列。
临床试验
浙一医院每年新承接300多项临床试验,涵盖肿瘤、心血管、肝病等多个领域,临床试验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临床试验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新的治疗选择,浙一医院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显著。
浙一医院的专家团队
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
浙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拥有多位资深专家,如聂文成副主任医师,擅长复杂疑难危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血管内科的专家团队在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
肝胆胰外科的领军人物包括郑树森院士,他在肝移植和肝胆胰疾病诊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肝胆胰外科的专家团队在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能够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和优质的护理。
血液内科专家团队
血液内科的领军人物包括黄河教授,他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和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血液内科的专家团队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上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先进的治疗方案和优质的护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肝胆胰外科、肾内科、血液内科、感染内科等多个科室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医院在多器官移植、机器人辅助手术、临床试验等技术和专家团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浙一医院在哪个城市?
浙一医院,全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浙一医院的具体院区地址
- 总部一期(余杭院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367号
- 庆春院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庆春路79号
- 之江院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梧桐路366号3号楼
- 城站院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城站路58号
浙一医院有多少位院士?
截至202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一医院)共有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 郑树森院士: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领导着肝胆胰外科中心,引领我国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学科发展。
- 李兰娟院士: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对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有重大突破性贡献。
浙一医院在2023年有哪些科研成果?
浙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2023年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成果:
-
溶瘤病毒VG161的研发:
- 由肝胆胰外科梁廷波教授团队研发的全球首个第三代溶瘤病毒VG161,在复发难治性肝癌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疗效。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标志着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
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的研发:
-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狄大卫教授和赵保丹研究员团队研发了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micro-PeLED和nano-PeLED),达到了传统LED难以触及的90nm尺寸新极限。相关研究成果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
芦可替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成人HLH的临床研究:
- 血液科团队在《Blood》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芦可替尼联合地塞米松(Ru-D)方案治疗成人初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研究。该方案为成人HLH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无化疗治疗策略,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