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开展医保业务编码贯标对码业务指导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
完成编码映射校验
确保医保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6项信息业务编码与国家编码标准数据库完成映射校验,实现项项有码。
-
实现全量动态维护
维护医保疾病诊断、手术操作、药品目录等8项信息业务编码,及时入库并动态调整,确保“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
-
保障系统平稳过渡
采用“双码”测试方式,新旧编码并行使用,确保群众看病结算和待遇享受无差错。
二、工作内容
-
组织培训与政策解读
-
召开3次以上业务培训会,覆盖200余人次,解读15项标准化编码规则及操作流程。
-
建立工作群,及时下发国家编码等材料,协调解决技术问题。
-
-
系统维护与数据更新
-
完成358家医疗机构、1852名医师、1938名护士等8项信息业务编码的维护与入库工作。
-
国家赋码后同步更新,确保系统数据一致性。
-
-
分级分类推进
-
选择1家经办机构+4家定点医疗机构+1家零售药店作为试点,开展国家查验。
-
其他地区按职责分工,逐级推进编码匹配和政策标识工作。
-
-
强化服务与问题解决
-
安排专人服务,通过上门指导、电话沟通等方式解决操作疑惑。
-
建立“每日一调度、每周一通报”机制,及时调整工作进度。
-
三、工作步骤
-
准备阶段(1月-2月)
-
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
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部署工作任务。
-
-
实施阶段(3月-6月)
-
完成编码映射校验和系统维护;推进试点地区动态调整。
-
开展第三方机构专项培训,提升操作能力。
-
-
验收阶段(7月-8月)
-
组织国家查验,对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
-
全面评估工作成效,优化工作流程。
-
四、保障措施
-
组织保障
- 各级医保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确保工作落实。
-
技术保障
- 建立技术支持团队,提供在线指导与协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
监督考核
- 建立工作进度表和责任状,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问责。
通过以上方案,确保医保业务编码贯标工作有序推进,实现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