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随迁深圳后,办理社保医保是一个重要步骤,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当地的医疗保障。以下是详细的办理流程和要求。
办理随迁的条件
基本条件
- 年龄和婚姻状况:申请人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须同时满足),婚姻在存续期间的,须同时提出入户申请,离异或丧偶除外。
- 户籍要求:被投靠人迁入深圳户籍连续满8年且仍拥有深圳户籍。
- 居住要求:申请人无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或活动的记录。
特殊群体
- 独生子女家庭:如果申请人是独生子女,父母年龄要求可放宽至年满55周岁(男性也适用)。
如何享受医疗待遇
随迁前已享受职工医保
- 不能重复参保:如果随迁前已经在原户籍地享受职工医保待遇,不能重复参加深圳医保,户口随没随迁都不会改变原来的待遇。
- 异地安置备案:长期在深圳居住且随迁前已享受职工医保的,需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办理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备案后享受的报销待遇就跟在医保缴纳地就诊一样。
随迁前未享受职工医保
- 参加深圳居民医保:随迁前没有在原户籍地享受职工医保或者只是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的,随迁后可停掉原城乡居民医保,选择参加深圳居民医保。2023年10月以后随迁老人只能参加居民医保,不能选择职工医保,原参加职工一档的老人也自动转为居民医保。
- 待遇差异:居民医保综合性价比比较高,每个月的保费44元,住院和门特方面的待遇跟一档差不多一样,但普通门诊报销额度少一些。
随住但未随迁
- 无法参加深圳医保:随住但没随迁的情况,无法参加深圳医保,医疗待遇只能是享受原参保地,但不管是职工医保还是城乡居民医保都要先办理退休异地居住备案,才能享受跟当地就诊一样的报销待遇。
医保参保和缴费
参保流程
- 线上办理:打开「深圳医保」公众号→「医保网办」→「掌上办事」→「参保管理」→「居民医保参保」,上传老人身份证+户口本(拍照时请避开老爸的迷之角度)。
- 线下办理:带齐资料去街道办,工作人员10分钟搞定(还能蹭杯茶,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缴费标准
- 居民医保:2025年居民医保月缴费44.86元,政府出太头,政府补贴缴费70.50元。
- 职工医保:一档医保缴费基数上限为32376元,下限为6475元,缴费比例为7%(单位缴纳5%,个人缴纳2%),二档医保缴费基数上限为32376元,下限为6475元,缴费比例为1.5%(单位缴纳1.5%,个人缴纳0.5%)。
医保账户管理
个人账户和家庭共济
- 个人账户:深圳一档医保设有医保个人账户,参保人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近亲属的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本市规定的费用。划入标准为缴费基数的2%。
- 家庭共济:个人账户积累额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的,超过部分可用于支付本人及其已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配偶、父母、子女在本市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符合规定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老人随迁深圳后,办理社保医保的流程主要包括确认随迁条件、选择合适的医保类型、完成参保和缴费、以及管理医保账户。根据随迁前是否已享受职工医保,选择参加深圳居民医保或继续享受原户籍地的医保待遇,并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完成参保和缴费。同时,了解和管理好医保个人账户和家庭共济功能,确保能够享受应有的医疗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