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口腔诊所设置最新标准
一、房屋及布局要求
-
建筑面积
- 普通口腔诊所建筑面积不少于80m²,标准化社区口腔诊室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00m²。
- 每台口腔综合治疗台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m²,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均不少于10m²,消毒室不少于4m²。
-
功能分区
- 必须独立设置诊室、处置室、治疗室、消毒室;可选设化验室、B超检查室等。
- 标准化社区诊室需包含候诊区、诊疗区、消毒供应室、口腔放射检查区、健康宣教区等。
- CT室需满足射线防护要求,面积不小于5m²,最短边≥2m,并做好排风。
二、设备配置要求
-
基础设备
- 急救设备(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等)、消毒设备(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牙科治疗椅(附手术灯、痰盂、器械盘)。
- 开展种植、正畸等项目需配备相应专业设备(如全景机、牙片机、根尖定位仪等)。
-
特殊设备
- 开展微创拔牙、种植等高风险项目需配备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
- 社区诊室需配置口腔健康教育科普区及信息化系统(对接监管平台)。
三、人员资质要求
-
医师配置
- 普通诊所至少1名注册满5年的口腔科执业医师;社区诊室需配备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护士。
- 开展中医或民族医诊疗的诊所,医师需持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
护士及技术人员
- 普通诊所注册护士不少于3名,社区诊室需按比例配备口腔护士。
- 开展中药饮片调剂需配备至少1名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四、管理及制度要求
-
规章制度
- 需制定岗位责任制、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并成册可用。
- 社区诊室需建立与上级医院的转诊机制及信息化对接。
-
感染防控
- 建筑布局需符合卫生学流程,消毒供应室需独立分区。
- 诊室需配备紫外线消毒灯,并执行国家统一感染防控规范。
五、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补充要求
- 需与二三级医院建立专科医联体,实现资源共享及同质化服务。
- 服务范围除基础诊疗外,鼓励拓展正畸、种植、儿童预防等项目。
以上标准综合2024年最新政策及地方实施细则,涵盖普通口腔诊所及社区标准化诊室的核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