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1~40周胎儿标准数值的整理,综合多来源数据后分为孕早、中、晚三期总结:
一、孕早期(1-12周)
- 4周:胚盘与体蒂形成,可识别胚胎结构。
- 8周:胚胎初具人形,头部明显,心脏形成,四肢分化。身长约1.6cm,体重约1g。
- 12周:身长9cm(顶臀长6-7cm),双顶径1.9cm,体重约14-20g;外生殖器可辨性别,四肢可活动。
二、孕中期(13-28周)
- 16周:身长16cm(顶臀长12cm),双顶径3.2cm,体重约110-120g;出现呼吸运动,皮肤薄且无脂肪。
- 20周:身长25cm,双顶径4.6cm,体重约320-340g;出现胎脂、吞咽及排尿功能,孕妇可感知胎动。
- 24周:身长30cm,双顶径5.9cm,体重约630-700g;各脏器发育完成,皮下脂肪开始沉积。
- 28周:身长35cm,双顶径7.1cm,体重约1000g;皮肤覆盖胎脂,呼吸运动频繁。
三、孕晚期(29-40周)
- 32周:身长40cm,双顶径8.1cm,体重约1500-1700g;生存能力良好,出生后可存活。
- 36周:身长45cm,双顶径8.3-9.4cm,体重约2500g;皮下脂肪增多,皮肤红润。
- 40周(足月):
- 体型:身长50cm,双顶径9.4cm,股骨长7.6cm,体重约3000-3400g。
- 器官成熟度:皮下脂肪丰满,皮肤粉红;男婴睾丸降入阴囊,女婴外阴发育完全。
- 附属物指标:胎盘Ⅱ-Ⅲ级,羊水量约800ml。
四、关键生长指标参考
- 双顶径(BPD):评估胎儿头部大小,足月时约9.4cm。
- 股骨长(FL):反映下肢发育,足月时约7.6cm。
- 腹围(AC):足月时约350mm,监测胎儿营养状况。
- 体重范围:不同孕周可能存在±10%的个体差异。
说明:以上数据为平均值,实际发育受孕妇体质、遗传等因素影响,需结合产检结果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