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胎儿1-40周双顶径的对照表及相关信息,供您参考:
胎儿1-40周双顶径对照表
孕周 | 双顶径(mm) | 孕周 | 双顶径(mm) |
---|---|---|---|
1-2周 | 2.5-3.5 | 19-20周 | 11.6-12.4 |
3-4周 | 4.0-5.5 | 21-22周 | 12.2-12.9 |
5-6周 | 5.5-7.0 | 23-24周 | 12.8-13.5 |
7-8周 | 6.9-8.3 | 25-26周 | 13.4-14.0 |
9-10周 | 7.6-9.0 | 27-28周 | 13.9-14.5 |
11-12周 | 8.7-10.2 | 29-30周 | 14.4-15.0 |
13-14周 | 9.6-10.7 | 31-32周 | 14.9-15.5 |
15-16周 | 10.4-11.2 | 33-34周 | 15.4-16.0 |
17-18周 | 11.0-11.8 | 35-36周 | 16.0-16.6 |
19-20周 | 11.6-12.4 | 37-38周 | 16.6-17.2 |
21-22周 | 12.2-12.9 | 39-40周 | 17.2-17.8 |
双顶径的测量方法及意义
测量方法
胎儿双顶径是通过B超检查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 在胎儿头部横切时,选择丘脑平面作为标准切面。
- 测量胎儿头部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即胎儿头部的最大横径。
- 常用的测量方式包括:颅骨骨板外缘至内缘的距离、颅骨强回声中点之间的距离等。
临床意义
- 双顶径是评估胎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 正常情况下,双顶径的大小与孕周基本相符,若明显偏大或偏小,可能提示胎儿发育异常,需及时就医。
- 在分娩过程中,双顶径大于10cm可能导致自然分娩困难,需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剖宫产。
注意事项
- 胎儿的生长具有个体差异,双顶径的测量值可能因胎儿的具体发育情况有所不同。
- 建议定期产检,关注胎儿发育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