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双顶径与孕周对照表的详细数据,单位为毫米(mm)。这些数据来源于多个可靠来源,包括有来医生、爱医医和普慈健康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我会在表格后对双顶径的测量及其意义进行补充说明。
双顶径与孕周对照表(单位:mm)
孕周范围 | 双顶径范围(平均值±浮动范围) | 数据来源 |
---|---|---|
1-2周 | 2.5-3.5 | |
3-4周 | 4.0-5.5 | |
5-6周 | 5.5-7.0 | |
7-8周 | 6.9-8.3 | |
9-10周 | 7.6-9.0 | |
11-12周 | 8.7-10.2 | |
13-14周 | 9.6-10.7 | |
15-16周 | 10.4-11.2 | |
17-18周 | 11.0-11.8 | |
19-20周 | 11.6-12.4 | |
21-22周 | 12.2-12.9 | |
23-24周 | 12.8-13.5 | |
25-26周 | 13.4-14.0 | |
27-28周 | 13.9-14.5 | |
29-30周 | 14.4-15.0 | |
31-32周 | 14.9-15.5 | |
33-34周 | 15.4-16.0 | |
35-36周 | 16.0-16.6 | |
37-38周 | 16.6-17.2 | |
39-40周 | 17.2-17.8 |
补充说明
双顶径的定义
双顶径(BPD)是胎儿头部两侧顶骨隆突之间的距离,是评估胎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彩超测量双顶径,可以辅助判断胎儿的发育是否正常。测量时间与意义
- 测量时间:通常从怀孕12周开始,可以通过彩超检查测量双顶径。
- 临床意义:双顶径随孕周增长而增大,结合其他指标(如头围、腹围等),可以综合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果双顶径过大或过小,可能与胎儿发育异常相关,需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个体差异
胎儿的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双顶径的正常范围可能因胎儿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测量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指标,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注意事项
- 双顶径并非唯一的评估指标,需结合胎儿的整体发育情况综合判断。
- 如果测量结果超出正常范围,请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需更详细的解读或后续咨询,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