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会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审查环节,其流程和规范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执行。以下是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会的详细流程和注意事项:
1. 评审会的背景和意义
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会是国家水土保持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科学、公正的技术审查,确保开发建设项目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评审会的结论是行政许可的技术支撑,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推进。
2. 评审会的流程
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前期准备
- 资料收集:技术评审单位需收集完整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包括总说明、实施措施、设计图纸、经济概算等。
- 专家选定:评审专家从省级或地方水土保持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通常由5至7人组成,重大或特殊项目可邀请特定领域的专家参与。
- 现场查勘:评审前,专家需对项目现场进行查勘,了解项目可能存在的水土流失风险,必要时与技术评审单位联合查勘。
(2)会议召开
- 评审会议形式:评审会由技术评审单位主持,参会人员包括评审专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建设单位、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等。
- 评审内容:
- 审查方案的技术合理性、经济可行性、是否符合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 评估项目是否满足控制水土流失、减轻水土流失灾害的要求。
- 评审意见形成:评审专家提出个人意见,明确审查结论,形成专家组修改意见。
(3)评审结果反馈
- 技术评审单位在评审会次日向建设单位下发技术审查修改意见。
- 如果专家组中有一位专家不同意通过技术评审,则视为方案不通过。
3. 注意事项
- 评审标准:需明确评审标准,包括项目目标、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并制定相应的评分表。
- 专家责任:评审专家需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质量、技术合理性、经济合理性等承担技术责任。
- 时间要求:评审单位应在收到评审任务后8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会议并提交意见。
- 后续处理:建设单位需根据评审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重新提交审批。
4. 法律法规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53号)
- 地方性法规和技术规范,如《黔南州水务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细则》等。
5. 总结
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会是一个严谨的技术审查过程,其规范性和科学性对于保障项目水土保持效果至关重要。评审单位、专家和建设单位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流程,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效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细节,可参考《黔南州水务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细则》或相关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