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是甘肃省的一个新兴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因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而得名。以下是关于嘉峪关市的简要资料介绍。
历史背景
建立与发展
- 嘉峪关市始建于1958年,因酒泉钢铁公司建设而发展,1965年正式设市,因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而命名。
- 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代长城沿线修筑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关隘。
军事重要性
- 嘉峪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承担着防御外敌入侵的重要任务。
- 嘉峪关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文化意义
- 嘉峪关不仅是军事要塞,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见证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和宗教文化的传播。
- 2007年,嘉峪关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地理位置
地理概况
-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部的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地势险要,被誉为“河西第一隘口”。
- 嘉峪关市南临祁连山,北依马鬃山,东临酒泉,西接玉门,形成了天然的战略屏障。
交通枢纽
- 嘉峪关市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呈立体交通格局,是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和新亚欧大陆桥中转重镇。
- 嘉峪关火车站是河西走廊最大的铁路枢纽编组站,嘉峪关南站是兰新高铁重要交通节点,嘉峪关酒泉机场是亚欧航路上的4E级国际备降机场。
文化旅游
主要景点
- 嘉峪关关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 悬壁长城:嘉峪关关城的延伸部分,因建在陡峭的山脊上而得名,蜿蜒曲折,气势磅礴。
- 长城第一墩:明长城最西端的起点,象征着长城的起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黑山岩画和魏晋墓群:展示了丰富的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和魏晋时期的历史。
文化活动
嘉峪关市培育了多项品牌节会赛事,如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短片电影展、长城马拉松等,进一步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
经济发展
工业基础
- 嘉峪关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具备千万吨优质钢铁、120万吨不锈钢、170万吨电解铝、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能力。
- 嘉峪关工业园区是首批国家低碳试点园区,连续12年荣获全省优秀开发区。
经济增长
2023年,嘉峪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2.8亿元,同比增长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2761元和28518元,同比增长6.3%和8.5%。
2024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外贸进出口增长10.8%。
嘉峪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的现代化城市。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边疆防御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现代化工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