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公期
海南的公期,是一场盛大的民俗狂欢,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对于海南屯昌的人们来说,公期更是一年中极为重要的节日,其热闹程度和意义非凡,甚至超越了过年。
在屯昌,公期的日子是人们心中的神圣时刻。从正月开始,各个村庄便陆续迎来属于自己的公期,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这段时间里,整个屯昌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每一个村庄的公期都有其独特的时间安排,仿佛是每个村子在岁月轮回中的专属庆典。
公期,从本质上来说,是对 “公” 的纪念。这里的 “公”,既包括人们供奉的各路神灵,也涵盖了先祖们的英灵。这些神灵和先祖,在人们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被视为守护村庄、庇佑百姓的神圣力量。在屯昌,公庙里供奉的神明多种多样,每一位神明背后都有着一段独特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有的神明是为了纪念在历史长河中为村庄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被人们传颂至今,化作了信仰的力量;有的神明则是源于古老的传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而先祖们,更是家族的根基与灵魂,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成为了家族精神的象征。
公期来临之际,整个村庄都忙碌起来,洋溢着节日的热烈气氛。家家户户都像是在迎接一场盛大的喜事,精心准备着各种祭品和美食。男人们忙着杀鸡宰鸭,挑选最新鲜肥美的家禽,将它们仔细地收拾干净,准备用来供奉神明和招待客人。女人们则在厨房里大显身手,一道道美味佳肴在她们的巧手下诞生。厨房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有香喷喷的文昌鸡、鲜嫩多汁的定安黑猪肉、香气扑鼻的澄迈小黄牛肉,还有屯昌特色的玉米排骨,每一道菜都饱含着浓浓的家乡味道。
公期的祭祀仪式庄重而肃穆,是整个节日的核心环节。村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身着整洁的服装,带着丰盛的祭品,前往公庙。公庙前,香烟袅袅,人们整齐地排列着,向神明和先祖献上最诚挚的敬意。他们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许下自己的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得到神明和先祖的庇佑,生活平安顺遂,家庭幸福美满。孩子们也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大人们的一举一动,虽然他们可能还不太理解这些仪式的深刻含义,但那种庄重的氛围已经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除了祭祀,公期还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更多欢乐的色彩。在一些村庄,会有热闹的琼剧表演。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粉墨登场,用婉转悠扬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台下的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还有的村庄会举行 “装军” 活动,鼓角喧天,旌旗飘扬,村民们扮成古代的士兵,簇拥着公祖和婆祖的神像巡游。整个场面气势恢宏,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古代的战场,充满了神秘而又威严的气息。而在屯昌的一些地方,公期还有独特的 “过火山” 表演。表演者们赤着脚,在烧得通红的炭火上行走,却毫发无损。这一神奇的表演让围观的群众惊叹不已,也为节日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在公期这一天,热情好客的屯昌人还会遍邀亲朋好友来家中聚餐。无论认识与否,只要来到村里,都会受到主人家的热情款待。这种热情好客的传统,让公期成为了人们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桥梁。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共享这美好的时光。亲情、友情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温馨和谐的氛围之中。
海南屯昌的公期,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它将一代又一代的屯昌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自己的根,铭记先辈们的教诲。在这个充满欢乐与祝福的节日里,人们共同感受着家乡的温暖,传承着家乡的文化,也为新的一年许下美好的憧憬。公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海南的文化宝库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