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是研究景德镇陶瓷遗迹和遗物及其发展史的重要机构,以下是其背景、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重要考古项目的详细介绍:
一、机构背景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位于景德镇市祥集上弄11号和3号,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祥集弄民宅内。该研究所是正县级事业单位,设有办公室、考古资料陈列馆和田野考古工作室,致力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研究方向
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 景德镇陶瓷遗迹和遗物的考察与研究:对景德镇境内十世纪至十七世纪的古瓷窑遗址进行全面考察。
- 景德镇陶瓷发展史的研究:通过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揭示景德镇陶瓷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
- 文物保护与修复:针对出土瓷器进行修复,为文化史学家提供可靠的实物史料。
三、研究成果
- 珠山官窑遗址的抢救性发掘:自1982年以来,研究所对珠山官窑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埋藏落选贡品的场所,修复了数千件珍贵的瓷器。这些瓷器因年代可靠、品类丰富,成为收藏家和研究者的权威断代标尺。
- 古陶瓷基因库的建立:研究所参与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古陶瓷基因库的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陶瓷碎片进行分析,还原历史场景,揭示其背后的文化信息。
四、重要考古项目
- 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考古发掘:2024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多家机构对景德镇元明清时期的制瓷业遗址群进行了系统性考古发掘。这一项目首次从产业链视角揭示了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的完整基因密码,聚焦瓷业、原料、燃料、交通网络和多元信仰五大维度,勾勒出景德镇制瓷业的动态发展图景。
- 御窑厂遗址考古:作为景德镇陶瓷考古的核心项目之一,御窑厂遗址的发掘不仅发现了大量官窑瓷片,还通过修复拼接还原了完整的器物,为研究明清时期的陶瓷工艺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历史意义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的成立填补了中国陶瓷考古领域的空白,其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为全球陶瓷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例如,通过古陶瓷基因库的建设,景德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陶瓷文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
六、总结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的重要机构,通过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揭示了景德镇陶瓷的千年发展历程,为中华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