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术前四项检查的对照表及临床意义解读,综合最新临床指南和检测标准整理:
一、传染病四项检查对照表
检查项目 | 检测指标/方法 | 阳性结果解读 | 临床意义及处理建议 |
---|---|---|---|
乙肝筛查 | HBsAg(乙肝表面抗原) | 阳性提示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阴性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是否接种疫苗或既往感染 | 确诊需结合HBV DNA、肝功能等;慢性感染者需评估传染性并采取防护措施 |
丙肝筛查 | 抗-HCV(丙肝病毒抗体) | 阳性可能为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需通过HCV RNA确认活动性感染 | 确诊后需评估肝功能,转诊感染科制定抗病毒方案 |
艾滋病筛查 | HIV抗体检测 | 初筛阳性需经WB法确证;阳性提示HIV感染 | 确诊后启动抗病毒治疗,手术需加强职业防护,使用专用器械 |
梅毒筛查 | 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TPHA) | 阳性需结合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如RPR)判断分期;可能存在生物学假阳性 | 活动性梅毒需青霉素治疗;手术器械需特殊消毒,避免血液传播 |
二、检测要点说明
-
乙肝
- HBsAg定量检测可评估病毒复制水平,>1000 IU/mL提示高传染风险
- 隐匿性感染者(HBsAg阴性但HBV DNA阳性)需通过高敏PCR检测排除
-
丙肝
- 抗体阳性但HCV RNA阴性可能为既往感染,仍建议6个月后复查
- 手术中发生职业暴露需在72小时内启动PEP预防
-
检测时效性
- HIV窗口期(21-42天)可能漏检,高危人群建议核酸补充检测
- 梅毒血清学阳性需结合病史排除治愈后血清固定现象
三、特殊注意事项
- 不同医院差异:部分地区将血常规(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PT/APTT)等纳入术前常规检查,与传染病四项共同构成广义的「术前八项」
- 结果冲突处理:当快速检测与ELISA结果不一致时,以化学发光法或核酸检测为金标准
- 急诊手术处理:快速检测(15-30分钟出结果)结合风险评估,高危患者按阳性标准防护
(注:具体检测项目组合可能因医院政策调整,建议术前与主刀医生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