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医保对药企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伴随着挑战。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积极影响
-
销量显著提升
多数药品纳入医保后,因报销比例提高,患者购买力增强,销量同比增速达40%-60%。例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替雷利珠单抗等创新药上市后快速放量,2021年销售额增幅均达4位数。
-
市场竞争力增强
价格降幅达44%-60%后,创新药以“平民价”进入市场,扩大了市场份额。同时,医保覆盖范围扩大,未纳入医保的药品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
政策支持与行业导向
国家通过医保谈判机制(如量价挂钩)鼓励药企研发创新药,推动肿瘤、罕见病等领域药物纳入医保。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如2025年新增创新药)进一步优化了药品结构。
二、挑战与风险
-
价格与利润压力
创新药需在保持疗效的前提下降价30%-50%,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例如,迪哲医药2024年因产品纳入医保但自有产品收入不足,仍持续亏损。
-
市场竞争加剧
降价后,市场竞争加剧,药企需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疗效等手段维持竞争力。部分企业可能因无法承受价格压力而退出市场。
-
区域政策差异
不同地区医保执行进度和报销比例存在差异,可能影响药品放量效果。零售终端(如医院、药店)的医保政策不统一,也会削弱医保的保障作用。
三、总结与建议
纳入医保对药企而言是“以价换量”的战略选择,但需平衡价格、疗效、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药企应:
-
加大创新研发,满足临床未满足需求
-
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
积极参与医保谈判,灵活调整定价策略
医保政策与药企发展需形成良性互动,未来需进一步完善医保机制,以更好地服务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