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相关介绍:
政策背景
2017 年 9 月 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原则
- 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立足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吸收世界先进办学治学经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针对突出问题集中攻坚、综合改革、重点突破,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 坚持放管服相结合: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加强系统谋划,做好与相关规划衔接,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和政策。
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缓解,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格局更加完善,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撑。
具体举措
- 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 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多种形式办园,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加强科学保教,坚决纠正 “小学化” 倾向。
- 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多措并举化解择校难题。
- 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 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2025 年度全国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指出,要抓深教育数字化应用,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抓稳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开展优化资源配置改革、家校社协同育人等试点。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如济南高新区创新实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 “区管校聘”,创新建立 “两翼多层” 差异化评价体系等。龙岩市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教育综合改革 “1+10+N” 工作机制,深化多项教育领域重点改革。